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只跟部屬「說理」是沒有用的!主管還要做到這兩件事,員工才會積極主動

2016-10-04 編譯‧整理 吳硯文
分享
收藏

「明明已經把系統轉換的原因、效益和操作流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為什麼大家還是不願意配合?」面對團隊成員的消極態度,主管忍不住抱怨,「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儘管企業為了因應變遷快速的外在環境,努力加緊變革的腳步,但是真正能夠貫徹收效的卻不多。市場研究機構蓋洛普(Gallup)調查就顯示,組織在推行新舉措時,超過70%會宣告失敗,關鍵在於,組織變革有賴每位成員齊心協力,但是大部分工作者卻都視其為毒蛇猛獸,抱持抗拒心態。企管顧問瑞克‧莫爾(Rick Maurer)分析,這其中牽涉到3種因素:

1.理性因素:缺乏足夠資訊,以致於不支持組織做法;
2.感性因素:擔心自己受到不利的影響,產生強烈反抗情緒;
3.人際因素:與主事者缺乏交情或信任基礎。

莫爾指出,大多數領導者相信,明智的決策來自於精確的資訊,因此養成了重視數據和事實的態度,在推動變革時,一味地提供硬邦邦的訊息,忽略了感性和人際因素,導致工作者雖然理智上能理解變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情感上卻仍不自覺地消極抵抗。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心理學家保羅‧懷特(Paul White)指出,抗拒的心理狀態會消耗工作者有限的情緒和身體能量,因此,建議領導者們應該善用「讚賞」的力量,讓員工正面評價自己的成就,將身心能量專注在工作上,降低對變革的阻力,將身心能量專注在工作上,「一旦工作者的所作所為獲得肯定,抗拒變革的3個因素就會同時獲得減緩。」

在實際做法上,領導者可以設法了解團隊成員對於讚賞或工作價值感的期望;或是與關鍵人物單獨面談,討論團隊的想法。舉例來說,盡量以個人談話(例:湯姆,謝謝你上次的幫忙)取代團體喊話(例:大家一起努力吧!),更有效傳達讚賞之意。

懷特也提醒領導者,盡量不要把「獎賞」(recognition)與讚賞混為一談,因為獎賞看重的主要是員工的績效是否達標,讚賞的範圍則比較寬,就算是表現沒那麼出色的團隊成員,也有機會因為良好的價值觀或態度而獲得肯定,成為組織變革的最佳助力。

延伸閱讀 / 只有笨老闆,才會要求員工以公司為重!激勵部屬拼命,主管一定要做的事

圖片來源 / pexels
@@ACTIVITYID:666@@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