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GU台灣首店插旗信義ATT,十年來台灣GU店數已達22家,若以店數計,台灣穩坐GU第一大海外市場,比中國、香港合計還多。
Uniqlo要做起二手衣生意了?經過去年的快閃店試驗後,預計今年3月底將在日本部份門市正式銷售二手衣服,倘若銷售成績不錯還會再拓展到更多店面。
UNIQLO社長柳井正提醒員工要在憂患意識中精益求精,否則將會導致企業死於安逸,「經營者應該帶著危機感進行經營,而不是在不安的情緒下經營」。
優衣庫(Uniqlo)近期營收、營業利益雙雙創下新高,十月起將陸續提高中國門市銷售人員的薪資。先從一線城市開始,年薪平均增幅為 28%。
Uniqlo 宣布董事塚越大介將於 9 月 1 日就任社長,這是 Uniqlo 成立以來首次更換社長,也是迅銷集團為培養下一代領導人而採取的重要舉措。
Uniqlo 18 年來首次更換社長!接任柳井正的塚越大介有何來頭?迅銷集團會長兼社長柳井正,為何被譽繼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後的新一代日本經營之神?
UNIQLO透過IG直播幫顧客超前部署購物需求,讓 7 成觀眾變顧客,6月中將進一步推出「U先取」,迎接後疫情消費。
去年,UNIQLO明曜百貨店,重新開幕為全球旗艦店,除了進駐花店,更增設兒童圖書館等空間。時隔半年,UNIQLO又再度改裝店舖,為什麼?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已逐漸成為各產業的重要經營指標,知名品牌如Uniqlo、H&M等,相繼提出永續經營的主張。我認為快轉時尚(fast forward)的前瞻創新,正是決定快時尚能否創造第二或第三成長曲線的關鍵。
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宣布現任專務董事堂前宣夫升任社長。這位UNIQLO前高管、曾被視為「柳井正接班人」的他是誰?
疫情重創服飾業,Uniqlo母公司Fast Retailing卻化危機為轉機,如今市值首度超越Zara母公司Inditex,成為全球最大服飾零售商。
優衣庫 3 到 5 月出現 43 億日圓虧損,台灣 UNIQLO 不僅 3、4 月營收不減,還交出 5 月營收兩位數成長的好成績。怎麼做到的?
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財報顯示,Uniqlo 4月的營收比起去年同期減少43.5%,是繼1996年以來的最大降幅。
UNIQLO 公園你去過了嗎?為什麼蘋果、星巴克近幾年紛紛開出特色門市?為何 Gucci、Tiffany 開始開餐廳、咖啡廳?
UNIQLO 創辦人柳井正近期對媒體表示,他認為政府應該讓企業自由選擇是否停業,而非強制所有商店關閉,此舉將重挫國家經濟。
全球知名的日本快時尚品牌 UNIQLO(優衣庫)的營運公司「Fast Retailing」(迅銷),在周四(9 日)公布了最新一季財報。由於日韓貿易戰
在快時尚的浪潮下,時尚能不能真的「快」起來,物流倉庫運作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日本品牌 Uniqlo 位於東京的倉庫,過去需要大量的員工負責品管、分貨、包裝等工作,不過自導入自動化系統以來,現已可取代高達 90% 的人力,還能 24 小時不間斷地運作,不僅名符其實地做到「快」時尚,還能降低營運、倉儲成本。
「品牌」是什麼?品牌就是一個商品或企業的特質,是這個產品或企業本有的理念、堅持等等所融合起來的特有魅力。而這種魅力,並不是以「實體」存在於我們現實生活中,而是以「印象」存在於消費者的腦海裡。
試行了 3 個月,UNIQLO 現在要在全球推出「半訂製服務」,計畫未來將占總銷售額的 30%。
2017 年聖誕,無印良品送給了巴黎人一份別緻的聖誕禮物:由 3 萬 7968 支彩色筆組成的像素畫。廣告中一個又一個熟悉的無印良品紙袋被擺在桌上,幾個穿著白色襯衫打扮非常「無印良品」的男女,開始把紙袋裡的彩色筆放進巨大的透明壓克力收納架裡...
今年以來,傳統服飾業的壞消息不少,面對網路科技的變革,傳統零售品牌該如何保持領先地位?實際走一趟 UNIQLO 位於上海淮海路上的全球旗艦店,或許可以一窺這個服飾業巨人為新科技時代、新消費習慣所做的努力和嘗試
初入職場的新鮮人,要快速在公司裡展現優異的工作能力,本就不容易,如果再加上離鄉背井的文化衝擊,想要冒出頭更是難上加難。UNIQLO店長許鈺婷怎麼做到的?
從50萬日圓的創始資金起步,今年才35歲的日本網路原生服飾品牌Factelier創辦人山田敏夫,以「日本製造」的號召,加上「工廠直送」的模式,短短5年內創造出10億日圓的年營業額。而Factelier逆勢成長的表現,也在UNIQLO帶起的快時尚之後,掀起另一波日本製造的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