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你想要過怎麼樣的人生?畫一張「夢想金字塔」,決定努力的方向!

2016-11-18 整理‧撰文 陳芳毓
分享
收藏

除了升遷加薪,人生藏著非常多的可能性,但如果突然問你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標,可能會一臉茫然:「想不出那麼多想做的事耶?」或「想那麼多做什麼?反正又做不到!」

日本 GMO 集團創辦人熊谷正壽,建議可以自問自答:「如果明天就離開人世,今天你想做什麼?」「如果人生重來一遍,你想做什麼?」或是盡量跟自己羨慕的人往來,一定也可以從對方身上發覺自己嚮往的部分。

接著,把現在擁有的時間、金錢和能力都拋到一邊,不要被「可是……」「如果當初……」的想法限制,重新想像理想的人生。這樣一定會蹦出十幾個夢想,如「出國留學」「用英語跟外國人聊天」等。

如果擔心夢想太過集中某一種類,也可以先分類,再發想。《曼陀羅九宮格思考術》提醒,幸福的人生目標是身心平衡的,應該包含 8 大領域:健康、工作、財務、家庭、社會、人格、學習與休閒。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核心九宮格 曼陀羅
經理人106期

接著,再針對各領域,思考自己「想要擁有什麼?」「想要成為什麼?」「為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做什麼?」等問題。思考的順序,是「先描繪未來的理想狀態」,再逆向推論「該採取何種行動才能達標」,而不是「等著看現在正在做的事,以後能把自己帶去哪裡」。

人生的目標可以很多元,不妨運用圖像來刺激想像力。熊谷說,當他在街上看到喜歡的進口車,就與車子合照;想成為「國際化的商人」,就找一張日本人與外國人握手的照片,把這些圖像貼在記事本裡或留存在手機中,增加夢想的真實性。

當你經常翻看照片時,會漸漸學著判斷何者才是重要目標,例如,你原本放了一張名車的照片,但後來認為買房比買車重要,就可換成房子的照片。

人生夢想除了要分類,還要排定執行先後順序

他將夢想分成 6 類:「健康」「修養‧知識」「心靈‧精神」「社會‧工作」「個人‧家庭」「經濟‧物質‧金錢」,排列成夢想金字塔(請見首圖)。健康、修養、心靈等三類屬於基礎階段,工作、家庭則是實踐階段。如果身體健康、修養好又具備專業,加上心靈滿足,工作、家庭自然會圓滿,最後一定會在財務上獲得滿足。

熊谷強調,這個夢想順序絕不能顛倒。因為,如果一開始就以「賺大錢」為目標,可能就會不擇手段欺騙,或變成不顧家庭的工作狂,那就本末倒置了。

延伸閱讀 /

1. 什麼才是美好人生?這4堂1500萬人都看過的TED課,告訴我們可以怎麼生活和工作

2. 聰明的人過「微型人生」,勞碌命的人過「直線人生」。你是哪一個?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月刊

爆紅球星「大谷翔平」也用的目標達成法!用「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實現夢想

2025-03-20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該怎麼讓自己往目標推進,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或許可以幫到你!這個連日籍球星大谷翔平也在用的目標達成法,有何特別之處?

提出「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曼陀羅式聯想筆記術》作者松村寧雄表示,想要達到幸福的終點,就必須從現在反推如何前進。

2025 理想生活實踐模板|365 天陪你打造理想人生!透過 Google 互動模板 + AI 專屬規劃師,輕鬆規劃目標、養成習慣,一步步實現夢想

在這九宮格中,正中心會是終極目標或是核心主軸,正中心外圍的其他八格,則是要達成核心主軸必須經過的事情。因此,曼陀羅思考法很適合用來整理自己的想法。以下可以用人生的計畫為例: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做法上,先在曼陀羅九宮格圖表的中央處,寫下自己的姓名與出生日期,然後以 10 年為一個單位,分別在九宮格外圍寫下自己童年(0~9 歲)、10 幾歲、20 幾歲、30 幾歲……一直到 80 幾歲為止,找出每個 10 年內自己在「健康、工作、財務、家庭、社會、人格、學習、休閒」人生 8 大領域中已完成結果與預計目標。

曼陀羅九宮格.jpg
經理人106期

這等於將自己安置在計畫的中心,讓「過去、現在和未來」8 個九宮格包圍住你,看清楚各年代彼此間的關係。

「人生百年計畫,就是從人生的最後階段出發,將理想中光明燦爛的未來回溯到現在,」松村舉例,你可以先描繪 80 幾歲時所希望的「家庭」模樣,例如,最喜歡的人能陪伴在床邊和你說話,這時你可以在該格位中寫下「○○,長久以來真的很感謝你一直照顧我。」一旦做好這項規畫,等於在大腦中植入訊號,找出那些你所重視的對象,並保持良好關係,才能實現這個夢想。

從此切入,你就可以延伸想像 80 幾歲時自己在「健康」「休閒」「財務」「社會」等其他面向的具體目標;緊接著今年、明年、5 年後、10 年後、20 年後的人生 8 大領域的各項目標,也就會明確地出現在眼前,可以由此開始建立起對未來各階段的規畫。

如果還是覺得不容易,松村建議,不妨從回憶過去開始。例如在「工作」此項, 20 幾歲時「進入百大企業」、30 幾歲時「獨立負責大型專案,並在 35 歲後開始帶領團隊」、40 幾歲時「獲得外派,成為擁有 5 名以上部屬的中階主管」……一路填下去,某些與工作相關的想像就會開始浮現,對於未來該怎麼做就會變得更明確。

以此類推,你就可以看見原本可能模糊不清的未來目標,進而幫自己找出不同階段該強化人生的某些面向的某些事,才有機會成就美滿人生。

《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在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中,分享了許多實證方法,並以大谷翔平、楊勇緯、富蘭克林為例,介紹如何運用「理想生活實踐模板」AI 筆記工具,幫助我們每天累積進步,讓改變成真。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