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翁書婷

101耶誕市集負評瘋傳:內容與預期差很大,又缺乏數位思維

台北市政府與台北101主辦,法國在台協會協辦的史特拉斯堡耶誕市集,以「歐洲歷史最悠久」打響名號。主打法式熱紅酒、點心啤酒及手作達人讓人嚮往。但活動僅僅舉辦一天,負面評價就在網路上瘋傳。
活動才舉辦一天,負面評價瘋傳
民眾除了對展出內容不夠豐富,廠商置入性行銷與多為台灣常見品牌法國味不夠濃等策展品質有所不滿外,這場活動的交易方式,缺乏效率,也是被詬病的重要原因,耶誕市集活動免費開放民眾參與,並不需門票,但若要在現場消費,就像傳統的園遊會形式要換點券。
就算民眾有搶到預購票,還是要吹著冷風排隊用證件「驗明正身」後再換領取「紙本」的活動點券才能在現場購物。
吹風撐傘又要排長長的隊伍才能進場領票
由於活動特別,行銷成功,人潮蜂擁而至,在開幕前就已狂賣近10萬張活動點券。
人潮成為抱怨源頭。多數民眾要排隊一個小時以上才能領到活動點券。一個參展民眾在YouTube留言說,「無止境的迷宮排隊,沒有工作人員來指示目前排了多少人,預計還有多久⋯⋯我一點半排到兩點就離開,跟幾個朋友怒吃鼎泰豐。」
紙本點券與數位交易雙線進行
筆者上個月到蘇州參觀知名園林「網獅園」,深秋的蘇州,晚上七點氣溫已經降到十度以下,一進門工作員人就問我,「你是網路票,還是現場買啊?」。
原來兩者入園方式不同。以我來說,已經先在大眾點評網買好網獅園的遊園票卷,不但比現場便宜,只要秀出手機QRcode或數字碼,不必出示證件,就可數秒入園,不必吹寒風。若是在網獅園用現金購票,就必須吹風排隊。
這裡沒有要老調重彈說中國行動支付有多發達,而是想強調除了紙本的活動點券,行動支付應該也要成為這活動的交易的一種選擇。兩者可以雙線進行。另外,這也是個鼓勵民眾使用和體驗的好機會。聖誕市集人潮眾多,很多還來自中南部,正是一個很好的行動支付展示機會。
從明年10月起,電子支付(第三方支付)帳戶「實名制」全面上路,民眾若用行動支付購票,也不需再掏證件驗身份,未來再舉辦這類活動,可跳過現有的證件「驗身份」的過程,舒緩阻塞的入場人潮。
台北101與法國在台協會錯失了一個好的數位形象機會
「行動支付」其實可以解決會場的售票和排隊問題。台灣眾多行動支付廠商也在等大量的曝光機會,但很可惜的,台北101沒有這個考量。
「若要使用行動支付,前段作業期要拉很長,要考量到機器與設備,還要教育市場,畢竟行動支付還不是太多人知道,交易還是常用信用卡和現金,因此沒有採用行動支付等數位支付方式。」101主辦單位表示。
的確,對於台北101來說,若要採用行動支付,策展流程可能會變得複雜,預算也有可能會增加,但會有較好的使用者體驗。
尤其台北101在行動支付領域走得還算快,今年1月,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推出中信卡優惠APP「直接付」行動錢包,台北101就是為首家合作對象。此外,台北101也串接支付寶與街口支付等平台。
再者,主辦單位也應該注重消費者體驗,消費者花了錢,對活動有所期待,主辦單位不應該說,「我們不知道人會這麼多,」用這樣的理由,把「不便性」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活動辦在12月,天氣轉涼,民眾要吹風撐傘又要排長長的隊伍才能進場領票,自然會惹來負面評價。
另一個部分,法國在台協會雖然是協辦單位,但使用紙本的活動點券,也和法國力推的「新科技」形象相去甚遠。2013年法國以國家政策力量祭出La French Tech計畫,透過French Tech Hubs方式與其他國家的新創生態圈接軌,11月French Tech Taiwan正式開張。想藉此吸引台灣人才到法國創新創業。
行動支付不在天邊,而是在眼前
政府天天喊行動支付,金管會制定了行動支付五年倍增計畫,希望能拉升台灣行動支付的使用率,但在實務層面上,卻沒有辦法傳達到執行層級,這個由台灣首善之區地政府主辦的活動也與政府政策脫鉤。
金融科技其實就在我們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中。政府主辦這樣的活動也應該要有這種思維,而不是喊喊目標喊喊口號,但用古早思維做事。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