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Stefan Holm via Shutterstock

經典不敗,連比爾蓋茲、巴菲特都愛不釋手!年度必讀的 22 本暢銷書

2017-12-14 整理‧撰文 陳婉玲
分享
收藏

書那麼多,到底該讀哪些才好?《Fortune》雜誌編輯 Polina Marinova 最近在網路上列了一份長長的書單,能幫助你思考工作與人生遇到的問題。當然,也能打發一些假日的無聊時光。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夢想路上的勇氣與初心》

博客來

比爾.蓋茲的最愛之一。NIKE 創辦人菲爾.奈特的回憶錄,一一道出他如何創立 NIKE 並躍身成為全世界最具標誌性也最賺錢的品牌。

《大到不能倒:金融海嘯內幕真相始末》

博客來

這是一部壯觀的現代史詩,看著華爾街走向崩潰,看見金字塔頂端的人如何在失控的風暴中掙扎、盤算,透徹地看穿人性。

《創業投資聖經:Startup募資、天使投資人、投資契約、談判策略全方位教戰法則》

博客來

美國《Entrepreneur》雜誌年度必讀。本書記錄了創業應該注意的重點 ── 從企劃、籌錢到談判、創投商人的手法。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門口的野蠻人:當肥貓執行長遇上企業禿鷹》

博客來

本書堪稱最具影響力的商管書。故事裡揭開 80 年代美國最大併購案的驚人內幕,道盡了商業戰場上的貪婪與奸詐。

《商業冒險:華爾街的 12 個經典故事》

博客來

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共同推薦,並譽為商業書經典代表作。12 個經典商業例證,說明一家具標竿性的公司都可能因為一時的榮耀或惡名,影響世人印象。如寓言故事般,警惕世人,歷久彌新。

《鋼鐵人馬斯克:從特斯拉到太空探索,大夢想家如何創造驚奇的未來》

博客來

馬斯克的獨家專訪。跟賈伯斯一樣,馬斯克被稱為「改變世界的科技狂人」。他曾兩度被自己一手創立的公司踢出門,如今卻成為科技界最受尊崇的領導人。

《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

博客來

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亞馬遜 1995 年從「賣書」起家,到現在什麼都賣──引領世界電商趨勢。創辦人貝佐斯常說,亞馬遜的任務就是在全世界提高業界的水準。藉本書一窺這位「新全球首富」的商業思維。

《從0到1》

博客來

作者彼得.提爾是矽谷傳奇創業家、PayPal 創辦人,帶你從哲學、經濟等多元角度,看見創業的秘密,發現「思考」的價值,挖掘無限商機。

《什麼才是最難的事?:矽谷創投天王告訴你真實的經營智慧》

博客來

作者本.霍羅維茲是矽谷最受尊敬的企業家。本書藉作者自身經歷講述那些商學院沒有教的實用智慧與商場上最麻煩的問題──包括如何解雇你的好友、挖角、培養 CEO 該有的心態等。

《精實創業:用小實驗玩出大事業》

博客來

本書顛覆了傳統創業思維,面對巨變快速的世界,應該要拋開「完美」的商業計劃書,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開發新產品。

《從 A 到 A+》

博客來

為了撰寫本書,柯林斯組了研究小組,花費五年全心投入,探討那些優秀的企業如何持續展現高績效,以及從優秀到卓越的轉變過程。

《首先,打破成規─八萬名傑出經理人的共通特質》

博客來

蓋洛普針對全球超過一百萬人進行調查,深入探討這些經理人如何把部屬的才能轉為團隊績效。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博客來

證券分析之父葛拉漢的經典著作,本書更被奉為股票投資的聖經。股神巴菲特說,這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

《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博客來

心理學家達克沃斯認為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熱情與恆毅力。這樣的特質是可以培養、可被掌控的。

《快思慢想》

博客來

本書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對大腦思考運作的深度剖析。如果你希望自己變得更聰明、更冷靜,千萬不能錯過!

《FBI 談判協商術:首席談判專家教你在日常生活裡如何活用他的絕招》

博客來

FBI 國際綁架談判高手克里斯.佛斯傳授各種協商談判技巧,讓你在商場上無往不利。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

博客來

人類演化至今已成為地球生物的主宰,不禁讓我們開始思考作者提出的問題──隨著人類有能力設計自身和周圍的世界,未來將會變成什麼樣,我們會變成什麼?

《創意電力公司:我如何打造皮克斯動畫》

博客來

一個虧損多年、差點被賈伯斯賣掉的動畫工作室,如何躍身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動畫製片公司?本書分享了當公司遇上「創新」與「現實面」衝突時,應該如何取捨。

《擁抱 B 選項》

博客來

Facebook 臉書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寫出她如何走出喪夫之痛,勇敢再向幸福前進。本書提供實際可行的做法,幫助你發覺自己的韌性,克服逆境。

《卡內基教你跟誰都能做朋友:影響全球3億讀者,人際溝通聖經《人性的弱點》,讓巴菲特終生受益的唯一一門課!》

博客來

卡內基說,一流人士的成功,85% 來自於「態度與人際關係」的影響。書中運用生活常見的例子,帶你了解一流人際相處法則。

《獨角獸與牠的產地:矽谷新創公司歷險記》

博客來

故事是說萊昂斯是一位雜誌記者,在 50 歲時突然被裁員,輾轉進入一間新創公司擔任「行銷研究員」。作者以現實的觀點透視新創世界裡的大小事。

《矽谷潑猴:直擊臉書、谷歌、推特的瘋狂內幕,及他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博客來

矽谷版的《說謊者的撲克牌》。馬汀尼茲待過銀行、當過新創公司的總監、進入臉書廣告團隊,最後成為 Twitter 的顧問。本書以辛辣、赤裸的角度大膽寫出矽谷故事。

資料來源 / Fortune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什麼是理想的工作?往上爬是一種選擇,但「萬花筒」人生更快樂

2025-05-09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你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是財富還是地位?在百森學院(Babson College)教創業的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說,人們認為的成功和快樂,多來自他人的期望,小時候是父母、師長,長大後是主管、同事,到頭來才發現,按照別人的優先順序過生活,往往不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根據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自 1938 年起歷時 70 年,追蹤 724 名男性的一生,發現幸福無關乎金錢或聲望,而是人際關係。

「只是單純『活著』還不夠,『如何活』才是最重要的。」

《斜槓青年》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其獨特性,只有跳脫外在的框架,才可能找到人生的意義;為了生存而工作已不再是人生的首要目標,生活本身和品質才是該專注的事。

穆卡伊表示,過往職涯的定義局限在縱向的單一發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人。她創造零工經濟(gig economy) 一詞,認為橫向的多元發展更可以平衡工作與生活,也就是斜槓模式(slash approach)

在現代職場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興趣、技能與價值觀的工作,不僅是實現長期職涯滿足感的關鍵,更是避免在變動環境中迷失自我的方法。如果你正在探索這三者之間的交集,「全方位職涯思維課」結合《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從性格探索到潛能發掘,幫助你全面盤點職場優勢。

理想工作 3 要素:技能、興趣與價值觀

《不升遷也可以》提到,一份良好的工作,須包含 3 個要素,分別是技能、興趣及價值觀。

技能是你在工作中累積、學習到的能力;接著引導出興趣,包含任何你喜歡的工作或事物,即使不是專家,卻可以讓你付出心力鍛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支撐你面對困難、完成挑戰。結合這 3 種元素的工作,就像是由 3 面鏡子組成的萬花筒。

相較於傳統望遠鏡式的工作,鎖定單一工作升遷路徑,專注在下一個職位;萬花筒式工作型態提供多元的觀點

當你釐清自己最擅長什麼(技能)、最喜歡什麼(興趣)、最重視什麼(價值觀),就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做出更好的職涯規畫。

斜槓的工作型態,正好符合萬花筒的 3 元素,提供一個多元工作組合的可能性;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降低工作轉換的風險,同時兼顧自己想要的生活。

保持「機會心態」:主動累積經驗與職涯

如果想要橫向多元發展職涯,《零工經濟來了》給予兩點建議,首先要改變的是工作思維,從「員工心態」(employee mindset)轉為「機會心態」(opportunity mindset)。

抱持員工心態的工作者,在意的是「工作的職位」 ,依賴組織的成功,獲得響亮的頭銜、優渥的薪資。簡言之,員工心態的工作者以被動的態度工作,希望雇主保障財務安全、規畫能力發展。

抱持機會心態的工作者,重視「貢獻的價值」,主動接觸新事物、學習新技能,無時無刻都在思考,現階段的工作可以累積什麼樣的經驗、人脈、知識、資歷;不仰賴企業,而是建構屬於自己的職涯軌跡。

第二,設定完成目標的時間區間。TED 前十大觀看人數的演說「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How to Make Work-Life Balance),演講者奈傑.馬許(Nigel Marsh)強調,「一天太短,『退休後』則太長,必須取得中間值。」

為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時間跨度(time horizon)。

舉例來說,你想要在「明年」開一間新公司、精通一項新技術,很難辦到;但將時間跨度拉長,「5 年」就有可能達到這兩項目標。

也就是說,以一天為基準,無法達到工作和生活平衡;但若以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成功機率也跟著提高。

人們時常著眼短期目標,爭奪一時的成就感,而忽略長期目標,像是家庭和人際關係;當訂定正確的時間框架,將長期目標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就可重新分配時間、努力和金錢等資源,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

4 種工作模式,提升個人職涯的靈活度

工作並非只有往上走,或換跑道兩種選項,《沒定性是種優勢》提出 4 種工作模式,善用自己的個性與能力,跳脫堅守同一份工作的框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模式。

1. 集體擁抱模式

擁有一份多種面向的工作,例如,城市規畫師工作內容包括研究、畫圖、策畫與執行政策。

2. 斜槓模式

同時擁有 2~5 份兼職或工作,多種不同的收入來源匯聚而成,可能是導遊、瑜珈老師、舞蹈家。

3. 愛因斯坦模式

在全職工作下追求志趣,例如愛因斯坦白天是公務員,下班後做研究,或是本業是工程師,休息則參加劇團。

4. 浴火鳳凰模式

鳳凰完成使命後,會從灰燼中重生。在一個較長的期間內多次轉換職涯,每次都拚盡全力。

如果你希望在職涯選擇上更具彈性,不再被單一職業框住,「全方位職涯思維課」能幫助你從多角度審視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設計專屬的職涯組合。無論你是選擇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還是浴火鳳凰模式,都能在多變的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