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洪年宏提供

結合燈會與Pokémon GO!3大分流策略,為嘉義帶進50萬人卻不塞爆

2018-03-09 採訪‧撰文 林庭安
分享
收藏

「2018台灣燈會」已接近尾聲,今年的燈會,有幾項第一,不僅活動腹地是歷年最廣,也是首次與《精靈寶可夢GO》(Pokémon GO)合作。

2月26日到3月3日,大嘉義地區釋出大量稀有寶可夢,如平常只會出現在歐洲的限定版寶可夢「魔牆人偶」、及以「嘉義恭喜發財」(CHIAYI Gong Xi Fa Cai)英文字首為主的「未知圖騰」寶可夢等,吸引各地玩家前往嘉義「朝聖」,為燈會帶來50萬人次造訪。

促成嘉義縣政府與寶可夢遊戲開發商Niantic合作的幕後推手,是嘉義縣智慧城市暨青年創業推動辦公室執行長王景弘。他表示,這次活動很成功,但卻難以複製,因為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想用AR遊戲帶動觀光,2017年就埋下合作種子

其實,王景弘一開始想合作的對象,是被視為寶可夢前身的《Ingress》。他一直希望能利用AR遊戲帶動數位觀光,從2017年初開始就不斷與Niantic聯繫。他曾在臉書寫道,「今年不行沒關係,明年總行,明年不行沒關係,後年總行。我的立場是我一定要做這件事,但我等你來跟我合作,這就是我的做法。……Niantic應該是感受到我們的誠意,願意跟我們合作。」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Ingress》是由Niantic開發的一款任務型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遊戲,難度較高、也相對小眾,玩家會分為兩大陣營,相互爭奪真實世界的地標性建築。

直到最後要與燈會結合,有更多的資源能談合作,才慢慢轉變為玩家人數更多的寶可夢。但是本身就是資深玩家的王景弘認為,《Ingress》能結合旅遊路線,吸引遊客或玩家持續朝聖,帶來長期的人流;反觀寶可夢,玩家雖然眾多,卻沒辦法確定活動結束後,還有多少人會再來,「從觀光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持續性的人潮比較有幫助。」

不過,誠意十足就能談到合作嗎?「因為我們了解遊戲的特性,所以做足了萬全的準備。」王景弘指出,由於今年設定是「科技燈會」,嘉義縣政府一開始就花了超過600萬元預算提升網路效能,加上完整的交通規畫、維安保全、醫療救護等措施,「在全台灣,你找不到能給玩家更好體驗的地方了。」

3大策略分散人流,避免寶可夢玩家擠爆會場

由於寶可夢玩家與參觀燈會的族群不是同一群,一方面能為嘉義增加觀光人潮,但另一方面也要控管人潮,不能讓抓寶和賞燈的人潮同時間集中在燈會場域。為此,他們做了許多努力與調整。

首先,他們在釋出「Pokémon GO Safari Zone in 2018 台灣燈會在嘉義」活動訊息時,強調是「整個嘉義縣都有」稀有怪,希望平均地把人潮推往全縣。

S__11403299.jpg
螢幕截圖

其次,以往嘉義縣府舉辦大型活動,都會把首日落在假日,以吸引最多的人潮。但這次,Niantic堅持把寶可夢活動的第一天(2月26日)訂在星期一,藉此先評估之後的狀況,讓團隊做較完整的應變。

最後,刻意與過年錯開。燈會搶先看的日期落在2月16日至3月1日、主展期為3月2日至3月11日,而「Pokémon GO Safari Zone in 2018 台灣燈會在嘉義」則是刻意在年假後才開始,正是為了「分流」。王景弘分析,過年期間嘉義縣的車潮很多,如果在過年期間開啟活動,既有的返鄉車潮會跟玩家車潮撞在一起,反而可能排擠到既有的觀光資源。

然而,年假結束是觀光人潮消退的時候,把活動安排在這個空窗上,剛好能補足觀光缺口,「我的目標不是幫燈會增加人數,而是幫嘉義縣帶來最多消費跟增加觀光能量,讓他們記得嘉義縣的觀光景點。」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