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create jobs 51 via shutterstock

公司財報可信嗎?除了比對數據,更要看懂5種「會計師意見」!

2019-07-22 採訪‧整理 陳彥丞
分享
收藏

看財報可以說是評價、了解一間公司最客觀的方式之一,畢竟企業掌握多少資產、去年度賺了多少錢,都會清清楚楚記錄在各種報表中。不過,就如同食品需經過政府認證,避免消費者吃下肚後會危害健康,財報也類似的審核機制。

會計師會針對第一季到第三季財報提出「查閱報告」,在第四季財報提出「查核報告」,在這些報告中表示會計師對財報數字的看法,基本上查核報告會相對嚴謹,可信度也會更高。舉例來說,今年上市櫃企業公布年報時,老牌飲料廠大飲因為 107 年度財報被會計師寫下「無法表示意見」,代表投資者閱讀這份財報時,沒有辦法從中獲取有用的數字,遭到證交所停牌。

因此,下次關注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等資訊時,記得多花個 5 分鐘,從財報最前面的查核報告看起,你就會知道這些財務資訊,企業是否誠實以報。

會計師意見怎麼表示?

查核報告雖然才 2~3 頁,但充滿各式各樣專業會計用語,一般人基本上難以閱讀,該怎麼解讀這份文件?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執業會計師郭紹彬解釋,最重要的是找出報告中會計師究竟給了什麼意見。 會計師意見總共分為 5 種類別:無保留意見、修正式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以及否定意見。

而要確認這間公司屬於哪一個類別,可以從報告書中「查核意見」找到關鍵語句。以企業年報來舉例:

  • 台積電查核報告:「….足以允當表達 XX 公司….」,意思是無保留意見
  • 東華查核報告:「…足以允當表達 XX 公司…」+另起一段「強調事項」,意思是修正式無保留意見
  • 誠美材查核報告:「…除上段(保留意見之基礎)以外,足以允當表達」意思是保留意見
  • 大飲查核報告:「本會計師對上開財務報表無法表示意見…」,意思是無法表示意見
  • 否定意見的寫法:「…無法允當表達」

當然,如果不確定自己解讀得是否正確,直接到公開資訊觀測站,也能獲得相關資訊。

會計師意見的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是什麼?

無保留意見代表這份財報數據真實,沒有任何問題,至於修正式無保留意見同樣也代表財報可信,但是有時前期財報數字是其他會計師查核的,或會計師對於公司「繼續經營」有所疑慮,例如公司資金還有很多,來源卻是借貸,雖然數字上沒有問題,對於未來卻可能有所影響,這時候便會在報告中強調該事項。

至於保留意見,代表公司某些會計項目不夠清楚,像是存貨有點過高了,但又不致於影響投資人做出錯誤判斷,剩餘財報仍具有公信力。最後,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就是告訴閱讀者這份財報很有問題,前者代表大多財務數字不可信,後者則是會計師無法查證,也無法判斷影響力有多大。

不過,他要特別提醒:「這 5 種類別的會計師意見,並沒有層級之分。」他說, 「而且會計師意見完全不能當做投資建議。」 例如一間企業獲得無保留意見,並不會比得到修正式無保留意見的企業,經營狀況還要好,也不代表更值得投資人選擇。

除了會計師意見,也要看關鍵查核事項

判斷完這份查核報告中的會計師意見後,會發現整份報告篇幅占最大比例的是「關鍵查核事項」,這裡藏了哪些閱讀者需要瞭解的資訊?

郭紹彬表示,會計師抽查企業帳務時,不可能將所有數字、帳目都查過一遍,一定會排定順序。他指出,各種產業會有不同關注點,但通常有 3 件事情會優先查核。

  1. 企業的重大交易
    例如與其他公司合併、收購競爭對手等等。

  2. 難以精準推估的重大估計數據
    包括企業怎麼預估自己的呆帳、折讓,都不像銷貨收入等有非常實際證據可以參考,事前難以精確預估的數字。

  3. 風險較高的業務內容
    他以銀行業來舉例,本身也會投資一些衍生性金融商品等高風險標的,便需要深入了解。

儘管這些關鍵查核事項不能視為投資指標,閱讀者還是可以學習會計師的角度,知道特定企業中,有哪些財務項目需要特別注意。

繼續閱讀 財務管理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太古可口可樂

從海廢重生到地方共創,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推動「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 串聯多方開創循環經濟新局

2025-05-02 經理人X太古可口可樂
分享
收藏

面對廢棄物流入海洋,對海洋生態與地球環境的影響加劇,台灣太古可口可樂以企業公民責任,攜手政府與民間多方夥伴,啟動「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以宜蘭大溪漁港為回收再生示範場域,實踐地方共創,發揮永續力。

1 (1).jpg
太古可口可樂

在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中,一個由海廢再生板材打造的小屋造型展區格外吸睛,民眾能從展品中深入瞭解海廢轉生的完整旅程,一步步認識海洋廢棄物如何逐步轉生成板材,並透過影像讓民眾了解「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總經理胡玲瑄強調:「這項專案從海廢回收、減容處理、熔製板材,到轉化為具有價值的再生資源,更進一步將再生資源打造成大溪漁港的海廢暫置所和綠色博覽會現場的展區,希望透過『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的一步步推進,讓『永續』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可以參與、可以被看見的地方行動。」為擴大影響力,綠色博覽會期間,展區現場更以海廢再生材料製作成教學拼圖,並由海洋大學的師資群帶領小學員們一邊動手拼出海洋現況,一邊瞭解廢棄物流入海洋對生態造成的衝擊,將創意落實資源循環教育。

20250417-143.jpg
太古可口可樂

把視角切換到宜蘭大溪漁港,這裡有全台首座以海廢再生板材打造的「海廢暫置所」,這不僅是一個展示處,更是公私協力與在地循環的實驗基地。為了讓民眾更了解海廢再生循環的概念,工作人員正在示範如何運用減容設備,將原本體積龐大、重達5公斤的保麗龍加熱壓縮成僅1公斤的解容塊,進一步透過熱熔與壓模,重製為可用於建築或展覽的堅固再生板材。

圖片3.jpg
太古可口可樂

由台灣太古可口可樂號召的「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並非單一企業的孤軍奮鬥,而是一連串橫跨公私部門與地方社群的共創活動:由宜蘭縣政府、宜蘭縣海洋及漁業發展所擔任指導單位、大溪漁港環保艦隊長期投入海廢捕撈與在地社區經營、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支持創新模式建構及挹注資源,攜手Impact Hub Taipei、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以下稱 RE-THINK )、厝內品牌設計與宜蘭縣海洋之心環境永續發展協會等各領域專業人士,為港口注入新生命,讓在地永續循環不再遙不可及。

2024.01.13海廢轉生計畫媒體活動-171拷貝.jpg
太古可口可樂

從教育到循環再生,台灣太古可口可樂尋找新解方翻轉海廢命運,實踐在地永續循環

當海廢危害環境永續、成為產業與經濟發展的隱形成本,除以政府政策之力改善,提升民眾對海廢的重視度與減少海廢,更需要跨界共同努力,從減塑、環境永續與循環經濟模式加速改變。因此,台灣太古可口可樂以「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串聯起各方,從宜蘭大溪漁港為示範起點,讓影響力持續擴大,從在地萌芽逐步影響社會大眾。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於2019年提出的「可有為‧樂有夢」永續行動框架中,聚焦三大面向七大領域,「包裝與廢棄物」即是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而在飲料包裝上,寶特瓶是目前最被廣泛運用的形式之一,同時也是海洋廢棄物佔比較高的類別,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總經理 胡玲瑄說明:「台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達到96-97%,可說是國際上的模範生,陸地上的寶特瓶大多已妥善地進入回收體系,但少部分流入海洋的部分對於台灣四面環海而言,將對海洋生態造成衝擊,因此,促使我們對於海廢議題產生關注,催生了『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透過該專案,台灣太古可口可樂除與協力夥伴一起將大溪漁港最常見的三大塑膠垃圾–寶特瓶(PET)、瓶蓋(PE)、及保麗龍(PS)–從海廢垃圾轉生為再生材料,並以此為材料打造全新、結合教育與藝術的海廢垃圾暫置所,亦在2025宜蘭綠色博覽會打造專屬展區,以「可以被看見的永續」跟民眾對話、提升民眾對海廢的重視度。

圖片2 (1).jpg
太古可口可樂

藉由「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攜手各方於在地循環模式的培育之外,也針對海廢議題從教育的面向著手。2024年初與RE-THINK合作,在Impact Hub Taipei的協助執行下,於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See the unSEAn打開海平面』海廢教育展」,讓民眾可以從日常感知連結到海廢危機,進而展開生態守護行動。

02-「『See the unSEAn 打開海平面』海廢教育展」自1月24日至28日於國立臺灣科學教
太古可口可樂

此外,大溪漁港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看見全台漁港的縮影,並意識到漁工也是海廢議題的重要溝通對象,因此,「See the unSEAn 海廢轉生計畫」以大溪漁港為據點,考量在地外籍漁工中印尼籍佔比高達75%,特邀RE-THINK 為其設計印尼語版的互動小遊戲與教育圖文包,讓回收知識不是冷冰冰的規範,而是親近可及、易於傳遞的文化互動,讓永續教育真正扎根於港口日常。

圖j片 1.jpg
太古可口可樂

大溪漁港只是第一步,期望以在地共創模式促成長期營運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攜手多方夥伴透過「See the unSEAn海廢轉生計畫」推動「海廢 4R 循環模式」,建構海廢回收(Recycle)、海廢轉化(Repurpose)、海廢材料再製 (Regenerate)、回饋(Reward)的循環,大溪漁港的海廢暫置所僅是計畫第一步,以親眼所見的循環永續可喚起民眾對海廢議題的重視,進而從「認知」轉向「實踐」,從參與中看見價值,讓循環經濟實現永續治理。

未來也期望以在地共創的方式,將海廢再生產品與收益回饋在地海洋永續行動,同時,成為支持地方海洋教育長期推展的助力,以地方永續與海洋教育讓減廢與循環成為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更好實現創新永續循環。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太古可口可樂 共同製作]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