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製圖 / 林柏源

2020 最受歡迎 Top 10 好書!其中 5 本比爾蓋茲也力薦,你看過幾本?

2020-11-26 整理‧撰文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博客來、誠品陸續揭曉了 2020 年暢銷書排行榜,而經理人的讀者,在今年最愛購入哪些書籍?和暢銷榜有哪裡不同?

研究上萬筆資料後,我們整理出經理人網站讀者最喜歡的 10 本書,其中半數是比爾.蓋茲(Bill Gates)推薦,而有 6 本,是我們在「新書快讀」影音說書服務中,透過 3 部影片、圖解簡報、通勤也能聽的音頻中,導讀過的書籍。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1. 《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也是 2020 年度博客來暢銷書排行榜冠軍。作者常在《財富》500 大企業演講,他以科學的角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化養成習慣的訣竅,教你透過「習慣迴路」養成好習慣、戒除積年陋習。

想養成好習慣,改變自己,卻總是三分鐘熱度、原地踏步?邀請你一起加入新書快讀學習社群,迎接 2021 更好的自己。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點擊體驗「新書快讀」導讀《原子習慣》的說書影音、拆解重點。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2. 《為什麼要睡覺?》

《經理人》曾刊登的〈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一文深獲讀者共鳴,可見睡眠問題是現代人的共同困境。和其他討論睡眠的書相比,《為什麼要睡覺?》具備足夠的深度和廣度,除了介紹人為何要睡覺、會做夢、各種睡眠障礙,也談到不同階段的睡覺方式。

該書也獲得比爾.蓋茲大力推薦,他表示,「如果你下定決心要在 2020 年變得更健康,那麼作者的建議是一個不錯的起點。」

▲點擊學習「新書快讀」導讀《為什麼要睡覺?》的說書影音。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3. 《真確》

被比爾.蓋茲推薦的書,還有《真確》。他選擇此書送給全美大學生當作畢業禮物,認為是想進入微軟(Microsoft)工作必讀的書之一。作者以各種提問、故事、案例,點破你對這世界的迷思,幫你更明確地認識我們生活的世界,訓練你在商場上做決策的判斷力。

▲點圖學習《真確》書中精華,訓練判斷力。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4. 《未來科技的 15 道難題》

微軟總裁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未來科技的 15 道難題》探討了網路安全、資訊科技人才的多元性及中美關係等議題,告訴我們如何在發展更便利的數位服務時,兼顧資料保護與用戶的隱私。這本書,同樣獲得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推薦。

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jpg
《未來科技的 15 道難題:面對世界最關鍵的轉折,微軟總裁最前瞻的預測與洞察》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5. 《OKR:做最重要的事》

《OKR:做最重要的事》揭密了 Google、LinkedIn、微軟能飛躍式成長的管理祕辛。目標與關鍵結果(OKR)與重視獎懲、評鑑制度的績效關鍵指標(KPI)不同,讓員工聚焦於「要做什麼」「如何達成目標」,是近年績效考核制度變革浪潮中,最當紅的議題。

《經理人月刊》榮譽發行人何飛鵬也在「新書快讀」中表示,「這本書非常適合企業經營者、創業家,也非常適合正在努力向上、提升自我的工作者,可以用 OKR 來追逐、完成你的生涯規劃。」

▲點擊觀賞何飛鵬在「新書快讀」中分享的《OKR 做最重要的事》讀書心得。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6.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匯集了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畢生的演講、箴言和思想精華,包含自我成長、職涯規劃、投資理財等心法。

與一般討論成功學的書籍不同,你能從做過律師的蒙格身上,學會顛覆自己的觀點,並從中發現問題,養成了解不同論點的習慣。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推薦此書時表示「蒙格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jpg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 50 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7. 《原則》

《原則:生活和工作》故事的起點,從世界知名對沖基金公司橋水基金創辦人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走出慘痛失誤、公司瀕臨解散的危機開始。截至 2015 年底,橋水公司盈利超過了 450 億美金。

達利歐將這些年的經驗集結成書,分享自己為人處事、公司管理的原則,幫助你在事業上也能取得成功。比爾.蓋茲在推薦此書時表示,「瑞.達利歐曾給我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中都能找到。」

▲點擊體驗!經理人副總編輯張玉琦為你導讀的《原則》,揭密一流工作者的生活、工作原則。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8. 《莫斯科紳士》

《莫斯科紳士》是暢銷小說《上流法則》作者的最新作品,也是比爾.蓋茲推薦的小說之一。故事以 20 世紀初的蘇聯為背景,敘述落魄貴族羅斯托夫,如何在失去奢華後,終身遭軟禁的飯店中,活出精彩人生。

比爾.蓋茲認為,《莫斯科紳士》內容包羅萬象、細節豐富,有很棒的愛情故事、政治局勢、間諜、親情和詩歌,是一本具有懸疑色彩、愛情成分的歷史小說。

莫斯科紳士.jpg
《莫斯科紳士》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9. 《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

在容易分心的時代下,該如何保持專注、維持深度工作力,兼顧高產出?今年,由唐鳳帶動了「番茄鐘」的工作風潮,其實就是《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的核心重點。

作者以每 30 分鐘(25 分鐘工作、5 分鐘休息)為一個番茄鐘,教你怎麼善用時間、規劃每日工作、記錄每日浪費的時間,改善工作效率,在新的一年火力全開。

▲點圖學習!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幫你導讀《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解密唐鳳都在用的時間管理心法。
經理人新書快讀

經理人讀者最愛 Top 10. 《心智鍛鍊》

踏上完成目標的道路,你具備足夠的勇氣、能力嗎?《心智鍛鍊》由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職業棒球員周思齊所著,書中有多則心理測驗、心智鍛鍊實作練習,幫助你更認識自己,學會達成目標的方法,培養面對挫折、低潮需要的恢復力。像書中提到的,日本球星大谷翔平的「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就是你現在就能記下來、嘗試實踐的方法之一。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最強大的心智科學 × 最有效的學習心法.jpg
《心智鍛鍊:成功實現目標的20堂課 - 最強大的心智科學 × 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什麼是理想的工作?往上爬是一種選擇,但「萬花筒」人生更快樂

2025-05-09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你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是什麼?是財富還是地位?在百森學院(Babson College)教創業的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說,人們認為的成功和快樂,多來自他人的期望,小時候是父母、師長,長大後是主管、同事,到頭來才發現,按照別人的優先順序過生活,往往不是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根據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自 1938 年起歷時 70 年,追蹤 724 名男性的一生,發現幸福無關乎金錢或聲望,而是人際關係。

「只是單純『活著』還不夠,『如何活』才是最重要的。」

《斜槓青年》認為,生命的價值在於其獨特性,只有跳脫外在的框架,才可能找到人生的意義;為了生存而工作已不再是人生的首要目標,生活本身和品質才是該專注的事。

穆卡伊表示,過往職涯的定義局限在縱向的單一發展,已經不適用於現代人。她創造零工經濟(gig economy) 一詞,認為橫向的多元發展更可以平衡工作與生活,也就是斜槓模式(slash approach)

在現代職場中,找到真正符合自己興趣、技能與價值觀的工作,不僅是實現長期職涯滿足感的關鍵,更是避免在變動環境中迷失自我的方法。如果你正在探索這三者之間的交集,「全方位職涯思維課」結合《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從性格探索到潛能發掘,幫助你全面盤點職場優勢。

理想工作 3 要素:技能、興趣與價值觀

《不升遷也可以》提到,一份良好的工作,須包含 3 個要素,分別是技能、興趣及價值觀。

技能是你在工作中累積、學習到的能力;接著引導出興趣,包含任何你喜歡的工作或事物,即使不是專家,卻可以讓你付出心力鍛鍊;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價值觀支撐你面對困難、完成挑戰。結合這 3 種元素的工作,就像是由 3 面鏡子組成的萬花筒。

相較於傳統望遠鏡式的工作,鎖定單一工作升遷路徑,專注在下一個職位;萬花筒式工作型態提供多元的觀點

當你釐清自己最擅長什麼(技能)、最喜歡什麼(興趣)、最重視什麼(價值觀),就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做出更好的職涯規畫。

斜槓的工作型態,正好符合萬花筒的 3 元素,提供一個多元工作組合的可能性;不僅可以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興趣、降低工作轉換的風險,同時兼顧自己想要的生活。

保持「機會心態」:主動累積經驗與職涯

如果想要橫向多元發展職涯,《零工經濟來了》給予兩點建議,首先要改變的是工作思維,從「員工心態」(employee mindset)轉為「機會心態」(opportunity mindset)。

抱持員工心態的工作者,在意的是「工作的職位」 ,依賴組織的成功,獲得響亮的頭銜、優渥的薪資。簡言之,員工心態的工作者以被動的態度工作,希望雇主保障財務安全、規畫能力發展。

抱持機會心態的工作者,重視「貢獻的價值」,主動接觸新事物、學習新技能,無時無刻都在思考,現階段的工作可以累積什麼樣的經驗、人脈、知識、資歷;不仰賴企業,而是建構屬於自己的職涯軌跡。

第二,設定完成目標的時間區間。TED 前十大觀看人數的演說「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How to Make Work-Life Balance),演講者奈傑.馬許(Nigel Marsh)強調,「一天太短,『退休後』則太長,必須取得中間值。」

為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時間跨度(time horizon)。

舉例來說,你想要在「明年」開一間新公司、精通一項新技術,很難辦到;但將時間跨度拉長,「5 年」就有可能達到這兩項目標。

也就是說,以一天為基準,無法達到工作和生活平衡;但若以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成功機率也跟著提高。

人們時常著眼短期目標,爭奪一時的成就感,而忽略長期目標,像是家庭和人際關係;當訂定正確的時間框架,將長期目標擺在最重要的位置,就可重新分配時間、努力和金錢等資源,達成生活與工作平衡。

4 種工作模式,提升個人職涯的靈活度

工作並非只有往上走,或換跑道兩種選項,《沒定性是種優勢》提出 4 種工作模式,善用自己的個性與能力,跳脫堅守同一份工作的框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涯模式。

1. 集體擁抱模式

擁有一份多種面向的工作,例如,城市規畫師工作內容包括研究、畫圖、策畫與執行政策。

2. 斜槓模式

同時擁有 2~5 份兼職或工作,多種不同的收入來源匯聚而成,可能是導遊、瑜珈老師、舞蹈家。

3. 愛因斯坦模式

在全職工作下追求志趣,例如愛因斯坦白天是公務員,下班後做研究,或是本業是工程師,休息則參加劇團。

4. 浴火鳳凰模式

鳳凰完成使命後,會從灰燼中重生。在一個較長的期間內多次轉換職涯,每次都拚盡全力。

如果你希望在職涯選擇上更具彈性,不再被單一職業框住,「全方位職涯思維課」能幫助你從多角度審視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設計專屬的職涯組合。無論你是選擇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還是浴火鳳凰模式,都能在多變的職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路徑。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