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李岱君

蘇姿丰攜手四大品牌夥伴登台演說,定調新一代 AI PC 為重要趨勢

今(6/3)日超微半導體(AMD)執行長蘇姿丰登台參加 2024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以「高效能運算邁向 AI 時代」為題,進行開幕主題演講。身穿亮眼的粉色夾克,蘇姿丰活力登台,聚焦於 AI 供應鏈,詳細介紹多款新產品,從數據中心、PC、到 AI 基礎設備一應俱全。
AMD 過去曾專注於工業、遊戲、通訊、醫療等解決方案,近年則將發展重點放在 AI 上,蘇姿丰也曾在先前訪談中表示 AMD 現在定位就是一家「AI 公司」。今天演講中,她強調 AI 晶片現在是 AMD 首要發展項目,更請來了微軟、華碩、惠普、聯想的執行長或高管站台,將 AI PC 定調為今年電腦展的關鍵趨勢,AMD 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以下統整 3 大重點,一起來看由蘇姿丰帶領的 AMD 會如何迎戰接下來的 AI 浪潮。
推最新 AI 加速運算晶片 MI325X、全新 Zen5 CPU 微架構
AMD 是專注於 CPU、GPU、NPU 的晶片設計公司,長久下來,AMD 有一批死忠的產品信仰者。不論是桌機還是筆電都需要的 CPU,AMD 又拆分成許多不同的主打功能,為的就是滿足更廣泛的消費需求。
今天演講中,蘇姿丰宣布推出全新 Zen 5 的核心架構,AMD 的晶片都是基於 Zen 架構設計而成,此次不但擁有 2 倍效能的提升,更可以全面應用於超級電腦、數據中心、個人電腦上。在此框架底下開發的處理器 Ryzen 9 9950X 也預計在七月上市,蘇姿丰說:「這是世界上最快的消費性桌上型電腦用 CPU。」,同時介紹了應用於筆電的 Ryzen AI 300 系列,也揭示了最新 AI PC 的晶片陣容。
除此之外,高端伺服器 CPU 一直是 AMD 的主力戰場之一,市占約 33%,也是近年營收成長的關鍵。新近開發的 EPYC 是蘇姿丰上任後著手的計畫,這次推出了第 5 代 AMD EPYC 處理器(代號 Turin),可搭載高達 192 個核心,相較英特爾(Intel)的伺服器 Emerald Rapids 效能更是高出 2.5 到 5.4 倍,預計下半年推出。AMD 推出產品一貫的作風就是顯著、成倍的效能增強,不是擠牙膏式的推進。
另一看點則是,AI 加速器 MI325X 預計第四季上市,將以 3 奈米晶片製程生產。蘇姿丰指出,這比輝達(NVIDIA)的當家產品 H200 運算速度還快 30%。而先前的 MI300X 打響了 AI 晶片的名號,已獲得眾多客戶青睞,蘇姿丰更說未來每年都會推出 AI 晶片,挑明了要挑戰輝達的霸主地位。
CPU(中央處理器) | GPU(圖形處理器) | NPU(神經網路處理器) |
---|---|---|
就像「一位教授」,可以處理很多複雜性的計算,但對問題的拆解需要時間、循序漸進。 | 就像「一群小學生」,可以同時完成很多簡單的任務,因此在訓練模型時強調可以平行處理完眾多簡易運算。 | 就像「一位專門教導AI的教練」,這位教練專注於訓練神經網路,且非常高效,因為他知道如何快速執行大規模的矩陣運算。 |
跨行業廣泛採用 AI,找大廠打團體戰!微軟、華碩、聯想、惠普齊站台
蘇姿丰表示:「在 Computex,我們很自豪能與微軟、惠普、聯想、華碩和其他戰略合作伙伴一起推出下一代 Ryzen 桌機和筆電處理器,打造下一代 EPYC 處理器的效能。」在場包含聯想智慧裝置部門總裁 Luca Rossi、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惠普執行長羅爾斯(Enrique Lores)以及微軟 Windows 主管,皆到場展示合作最新的 AI PC。
AMD 同時找來了 Stability.ai 執行長 Christian Laforte 說明,有了 AMD 的硬體,可以建立更好的模型,現在也已經導入影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3,預計 6 月 12 日推出。
此外,微軟的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錄製影片表示,近期推出的「Copilot+PC」也展望未來更多的合作,此外更幫忙背書,AMD 先前推出的 AI 加速處理器 MI300X 是實惠又高效能的選擇。
緊追輝達,持續領先英特爾,態勢有可能持續嗎?
AMD 向來主打高 CP 值的處理器,最擅長的優勢是將很多芯粒(chiplet)集成在晶片上,優點是提升製造良率,也低耗能,此次帶來的新產品搬出許多測試數據,要證明自家迭代的能力,為的就是展現 AMD 能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且效能代代顯著提升。
繼黃仁勳前一晚在台大體育館的爆場演講,蘇姿丰帶來的是更多新產品與客戶合作介紹,尤其 AI PC 前景可期,即便輝達現在仍獨霸市場,GPU 訂單滿載、一片難求,但 AMD 的老二地位亦不容小覷,因為市場需要更多元的選擇,也就是第二供應商。這也使得 AMD 推出的產品,就算市場還在觀望,仍有不少客戶願意合作,例如微軟。
AMD 強調多核心處理與 GPU 的儲存容量,就是為了放入更多大模型,蘇姿丰對於自家產品的喊話是「不用買那麼多 GPU,少買多省」,意思是他們能夠容納更多容量,不用再額外買 GPU 來運算;黃仁勳則認為「買得愈多、省得愈多」,因為買了輝達 GPU 可以有頂流的運算效能,長久來看反而是省了相對應設備的汰換成本。兩者對標了不同的企業採購需求,但都展現了對於自家處理器的高度自信。
本月初,經濟部也證實,AMD 有意要斥資 50 億元在台灣建造研發中心,已向經濟部申請「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大A+計畫)。而回顧昨日的演講,黃仁勳也感謝台灣供應鏈的支持,可見在 AI 掀起的第四波工業革命,台灣完整布局的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上已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AMD 核心技術夥伴與生態系供應鏈名單 | AI 晶片 MI300X 合作客戶一覽 |
---|---|
Advantech 研華 | Microsoft 微軟 |
ASRock 華擎 | Meta 臉書 |
Acer 宏碁 | Oracle 甲骨文 |
ABB | Dell 戴爾 |
Aisin 愛信 | HP 惠普 |
ASUS 華碩 | Lenovo 聯想 |
Clarius | Supermicro 美超微 |
Continental 大陸集團 | ASUS 華碩 |
DELL 戴爾 | Gigabyte 技嘉 |
Hitachi Energy 日立能源 | Enfabrica |
HyperAccel | Applied Digital 應用數位 |
Illumina | Inventec 英業達 |
iBASE 廣積 | Vultr 弗爾特 |
JR | QCT 雲達科技 |
Kakao icloud | Aligned 艾萊恩德 |
Lenovo 聯想 | Wiwynn 緯穎 |
Microsoft 微軟 | NScale 恩斯凱爾 |
Mindray 邁瑞 | GigaIO 巨集物聯 |
Planet Spark | Crusoe 克魯索 |
Prophesee | Wistron 緯創 |
NEC | AI VRES AI維瑞斯 |
RADARS | Cirrascale |
SICK | Tensorwave |
Siemens 西門子 | |
Subaru | |
Tanway 唐威 | |
Tattile | |
Tesla 特斯拉 | |
Veoneer | |
ZF Friedrichshaf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