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白宮YouTube

台積電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赴美建3晶圓廠、2先進封裝廠,還有什麼也過去?

2025-03-04 數位時代 孫嘉君
分享
收藏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美國時間 3 月 3 日下午(台灣時間 4 日凌晨)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面,雙方宣布台積電在未來數年內將加碼投資美國至少 1,0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3.29 兆元),魏哲家並指出在原有投資計畫之外,合計將新建 3 座晶圓廠、2 座封裝廠以及 1 座研發中心。

川普、魏哲家白宮世紀會面,說了什麼?

原先下跌的台積電 ADR(美國存託憑證)於白宮記者會途中短線回升,但尾盤再度走跌,收盤價為 172.97 美元,下跌 7.56 美元、跌幅 4.19%。

延伸閱讀:科技人才不再相信矽谷?當裁員「常態化」,員工的求職標準也變了

重點一:台積電再對美國投資至少 1000 億美元、為美國創造至少 2 萬就業機會

《華爾街日報》在記者會召開數小時前,便率先獨家披露了此擴大投資案消息。本場記者會為川普上週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談不歡而散後的首度露面,他今天神情輕鬆,不時表露笑意,於記者會一開始便讚揚魏哲家是半導體、商業界的傳奇人物,並稱魏哲家「現在是這個房間裡面最重要的人!」

川普表示, 台積電短期內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 億美元,建造「最先進的」晶片生產設施 ,這項投資將帶來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活動,並提升美國在人工智慧及其他領域的領導地位。他並補充,台積電的投資預計將創造 2 萬至 2.5 萬個工作機會,且會隨時間增加。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你們知道,台灣幾乎壟斷了這個(晶圓代工)市場,」川普指出,此次擴大投資案對美國、台積電雙方都帶來好處,也是一次重要的決策,對於美國不僅是經濟安全的問題,更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同時,台積電也能夠藉此機會,在另一個地方擴展龐大的業務,「而且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

重點二:台積若持續在台生產晶片,未來會25%、30%、50%、甚至更高的關稅

有記者詢問對外關稅議題,川普回應,一度延後 30 天的對加拿大、墨西哥 25% 關稅已無談判空間,明天(美國時間 3 月 4 日)就要生效。他並直言, 這也是台積電之所以擴大赴美設廠的原因,如果台積電一直在台灣生產晶片,未來將會有 25%、30%、50%、甚至更高的關稅,「但來美國製造,就沒有關稅。」

延伸閱讀:台積電不能沒有它!ASML如何逆風翻盤,成為半導體大廠爭搶的對象?

魏哲家感謝川普及美國客戶支持

在川普的發言之後,魏哲家也站到台前發表短暫談話,留下歷史性畫面。

CC魏in the House.jpg
魏哲家於白宮發表談話。
白宮

以下為魏哲家致詞全文: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由張忠謀博士於 1987 年創立。如今,它處於半導體技術的最前沿,支持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整個產業的目標。

事實上,我想回顧一下 2020 年,當時我們要感謝川普總統的遠見卓識以及他的支持,使我們能夠在亞利桑那州建立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基地。如今,我可以自豪地說,這個願景已經成為現實。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我們擁有 3,000 多名員工,並且正在美國本土生產最先進的晶片。由於第一座工廠的成功,我們現在非常高興地宣布,我們將在現有 650 億美元投資的基礎上,額外投資 1,000 億美元。

這筆總計 1,650 億美元的投資,將創造數千個高薪工作機會,正如總統先生剛才所宣布的。而最重要的是,我們將生產許多 AI 晶片,支持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智慧型手機等設備的進步。再次感謝川普總統的支持。

此外,我也要感謝我們在美國的客戶,例如蘋果(Apple)、輝達(Nvidia)、超微(AMD)、高通(Qualcomm)和博通(Broadcom),他們都支持台積電在美國的製造業務。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們可能無法實現這一切。因此,我再次感謝他們。同時,我也要感謝台積電的員工,沒有他們的努力,我們無法走到今天。

有關此次會面,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有關我國企業的海外佈局,政府一貫的立場是只要有助於我國產業全球佈局,有助於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政府都會正面看待,也期待我國與友盟間的互利共贏。因此,台積電新一階段的對美投資規劃,政府將依法審查,顧及公司發展,也確保半導體產業及國家整體競爭力,持續壯大台灣於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地位。

總投資金額達1,650億美元,創美國史上最大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自 2021 年動工,一廠於 2024 年底開始量產,先前已投資 650 億美元,再加上本次加碼的 1,000 億美元,在美總投資金額達到 1,650 億美元。台積電指出,此專案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 (singl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依據美國政府《晶片與科學法案》,台積電並將分批獲得 66 億美元投資補助。

台積電表示,於美國的投資案預計在未來4年,將為約 40,000 個營建工作機會提供支持,並在先進晶片製造和研發領域,創造數以萬計高薪且高科技的工作機會。預計在未來 10 年,將推動亞利桑那州和美國各地超過 2,000 億美元的間接經濟產出。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

繼續閱讀 台積電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產品與專案
feature picture
Tirachardz on Freepik

別再靠加班救進度!從拆任務到排時程,掌握準時完成專案關鍵技巧

2025-04-07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次推專案都這麼累?

明明已經把任務接下來了,也努力召集團隊、安排會議、整理進度表,但還是常常到中後期出現狀況:需求改來改去、夥伴各自解讀、時間越追越趕,最後只好靠少數人硬撐收尾。這樣的情境,不是少見例外,而是許多工作者的日常。

然而,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能力不夠」,而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教你如何系統化地推動專案。

延伸閱讀:專案管理|怎麼規劃管理專案?圖解專案管理5步驟與工具

在這個講求跨部門整合與協作效率的時代,「懂專案管理」早已不是專案經理的專屬能力,而是每個需要推動任務、整合資源、交付成果的工作者,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功。

專案總是越做越亂?不是你不會,而是沒人教你怎麼開始

《經理人》推出的「從觀念到實踐!專案管理15堂必修課」,是一門專為實務工作場景設計的線上課,幫助各種角色的工作者釐清專案邏輯、掌握節奏,並有效管理進度、風險與人力資源。

課程設計以 5 大專案流程為核心——起始、規劃、執行、控管、結案,搭配 9 大知識領域與 12 種專案協作工具介紹,從觀念拆解到實作操作,一步步建構出一套能實際落地、靈活調整的專案管理系統。

不論是行銷、產品、企劃、設計、接案者或主管角色,這套結構都能應對多工任務、多部門協作與高變動環境下的挑戰,幫助你從「憑直覺處理」,進化為「有邏輯、有策略推動」。

專案推不動不是工具不夠,而是節奏錯了、沒抓到重點

課程中點出許多工作現場經常遇到的「卡關」情境,並對應提出具體做法:

範圍不清:沒定義就等著拖延與爛尾

專案範圍沒有定義清楚,最常見的後果是:需求一直加、進度一直拖,最後做出來的東西誰都不滿意。這門課會帶你從一開始就設定「哪些是該做的、哪些不該做」,並透過 WBS (工作分解結構) 拆解任務、明確交付項目,讓範圍可控、有界線。

時程失控:只看理想,忽略了「意外是常態」

很多人排時程只看理想情況,但真正專案中,需求改動、同事請假、突發插單,這些都是日常。課程教你如何用要徑分析、估算樂觀/悲觀/最可能時間,並設計「緩衝區」,讓時程規劃有彈性,專案節奏更穩。

專案管理要徑法.jpg
「專案管理 15 堂課|從觀念到實踐一次學會」線上課。
螢幕截圖

成本超支:不是揮霍,而是沒掌握預警機制

預算超支,不見得是揮霍,而是缺乏控管。這堂課會提醒你如何在起始階段建立成本框架,及早發現偏差、做出調整,讓你不是事後檢討,而是中途即時修正。

專案管理控制成本.jpg
「專案管理 15 堂課|從觀念到實踐一次學會」線上課。
螢幕截圖

人力錯置:分工模糊,沒人敢接最後一棒

專案人員分配常見的 2 大問題:一是工作量不均,某些人負荷過重;二是角色模糊,大家都覺得「這不是我該做的」。課程透過 RACI 矩陣幫你釐清每個人「負責、執行、協助、被通知」的角色定位,並讓任務分配具可視性。

專案管理RACI矩陣角色.jpg
「專案管理 15 堂課|從觀念到實踐一次學會」線上課。
螢幕截圖

風險難預判:因為從未想過「假如…」

遇到突發事件時,大多數團隊只能反應處理。但這門課教你用風險矩陣盤點潛在不確定性,區分高/中/低影響,針對高風險預先設計 B 計劃。這不只是降低損失,更是建立「有備無患」的思維。

利害關係錯失焦:不溝通就等著反覆打掉重練

你以為只要交成果就好,但主管、客戶、使用者、外部合作夥伴,其實都有不同期待。這門課特別強調利害關係人分析與溝通策略,教你怎麼畫出「影響力-關注度矩陣」,幫你抓住該優先溝通的對象,也降低後期反覆修改的風險。

專案管理利害關係人分析矩陣.jpg
「專案管理 15 堂課|從觀念到實踐一次學會」線上課。
螢幕截圖

專案成功關鍵不只在流程,而在於「讓人願意跟你走」

真正的專案力,不在於你自己做多少,而在於你能不能帶動整體進程。這門課除了流程與工具,更強調「人」的管理與情境溝通:該怎麼安排有效會議、建立共識?怎麼設計合理進度、保持合作動能?怎麼在進度延誤時穩住團隊、維持信任?

這些不再只是抽象理論,而是透過大量案例解析與工作場景模擬,讓你不只能做得好,也能讓人願意跟你一起完成。

延伸閱讀:時程一拖再拖,專案經理好焦慮!7 大工具改善延宕問題,高效完成好產品

如果你曾一肩扛下專案、整合跨部門、推活動、處理委外、或主導任何一場團隊任務,這堂「從觀念到實踐!專案管理15堂必修課」線上課,就是你實戰經驗背後最穩固的後盾。

從起始到結案,從工具到溝通,從節奏設計到風險控管,每一步都有對應的解法與框架,讓你從此不再「靠硬撐」完成專案,而是用方法撐住專案節奏。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羅秀如

繼續閱讀 專案管理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