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撰文 高士閔

要比客戶先進門,還是後進門呢?3個職場小禮儀,讓你贏在細節裡

禮貌,每個人都想要,因為它代表的是好形象。尤其在接待長輩、客戶、長官時,更是希望表現得完美無缺。如此在對方眼中留下深刻印象後,有什麼機會一定更能在第一時間想到我們。
但是,多數時候不是我們不想表現得好,而是根本不知道該做什麼,才算有禮貌。好在《不失禮的技術》作者桃樂希雅.強森(Dorothea Johnson)知道一般人都會有這些困擾,所以就親自寫書來告訴我們這些人與人之間的眉角:
1. 推門,還是拉門,是個問題...
不論帶客人回家,帶客戶到辦公室,一定都得經過「門」。那我們到底要走在客戶前面引導他們,還是走在客戶後面,讓他們先行一步表示尊重呢?
其實,這要看「門」是要用「推」的,還是「拉」的。
如果門要用推的,那你就得走在客戶前面,並在通過門之後,支撐住門,側身讓客戶進門。另外,因為會先於客戶走進門,所以最好先跟客戶說一聲:「我會先進去,然後在門後等你」,如此客戶才會有安全感。
如果門是用拉的,那就先拉開門,並示意客戶先進入門內。尤其是與高階主管、高齡人士同行時,更是必要。
有些公司比較高級,門是自動門或旋轉門。此時,你就得跟客戶說一聲:「我先進去,然後在門後的走廊等您。」如此既包含引導客戶的用意,也給予客戶安全感。
如果是旋轉門的話。先行進入旋轉門後,先拉住門,等待客戶也進到相鄰隔間,再開始推門。推門時不要一下推,一下停,這樣會造成後面客人的不便,甚至可能撞到門。
理想狀態是慢慢推到走出旋轉門,並站在門後等待客人,等客人也走出旋轉門後再一起走。如果訪客不只一人的話,那就等待所有人都離開旋轉門後,再一起走,否則會讓客人有落單的感覺。
2. 電梯只搭一兩層,要站哪裡呢?
我的辦公室只在3樓,那進入電梯時到底是要靠後,讓後面的乘客方便進來。還是站在門邊就好?如果帶著客戶又該怎麼辦,才能讓客戶感到方便,又不失禮貌。
再進電梯時,以最靠近電梯者先行。先行者進入電梯後,如果電梯內沒人,就應迅速靠邊,並按著「開門」鍵,避免後方乘客被夾到,直到每個人都進入電梯為止。另外,因為你最靠近按鈕,所以可以適時地詢問其他旅客:「要到幾樓?」展現你的體貼。
如果門打開後,裡面一堆人。那在進到電梯時,就直接往最裡面前進,以免擋住後面的乘客。如果你只會搭一兩層,很快就要出電梯,那就往門的兩邊靠。如此出電梯方便,又不會擋住正要進電梯的人。出電梯時也不需要其他人讓道。
電梯門打開時,要先讓在電梯內的人出電梯。同時,站在門邊的人先行。如果電梯內人多又堵塞,門一打開,站在門邊的人即便不是在這一層下電梯,也需要先走出電梯讓後面的乘客方便出去。如此才是有禮貌的行為。
最後切記,電梯是狹小空間,盡量少說話。即便要說話,也要盡量小聲。
3. 遇到電扶梯,一定要靠右邊走?
在台灣上下電扶梯,大家都習慣靠右邊。這是為了同理那些趕時間的陌生人,讓他們可以快速通過。然而,因為電扶梯曾發生多次推擠意外,所以在台灣、英國、日本等國已取消靠右的規定,並呼籲乘客不要在電扶梯上奔跑和行走。
如果你是帶著客戶上下電扶梯,那一定得走在客戶前面,因為客戶可能不熟悉環境。即便同為台北人,大家每天的上班路徑都是固定的,突然要到別人公司勢必會相對陌生,所以引領客戶是非常必要的。故在進入電扶梯時,跟客戶說一聲:「請隨我來,往這邊走。」
如果再出電梯時,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前進。那也得先往前走幾步或是靠右,再停下來思考,以免擋住出入口。
延伸閱讀
1. Dears, Dear all都不好!英文email的第一句,這樣寫才有禮貌
2. 直呼客戶「XX姐」,其實不禮貌?好業務一定會避開的8大禁忌
3. 想讓工作機會不請自來?沈方正:先懂得如何表現「禮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