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數位工具
feature picture

Google 試算表活用教學:你可能還不知道的 10 個技巧

電腦玩物
2016-03-15
授權轉載 電腦玩物
分享
收藏

我不是念商管出身,工作上也比較少遇到統計報表需求,所以試算表裡的函數運算等專業功能我不是那麼熟練,但即使如此,雲端的 Google 試算表仍然是我常常使用的工具,除了真的拿來做表格外,還有很多工作與生活上的活用方式

之前我只要發現或想到一個 Google 試算表的活用方法,例如拿來做多國語言翻譯機,或是設計成自己的記帳 App ,我都會在電腦玩物進行分享,而這一路寫來,也累積了一系列的文章。

對於想要活用 Google 試算表的朋友,或許這些範例可以提供大家更多的想像,所以我將其整理起來,方便大家一次查詢。

而對於長期閱讀電腦玩物的朋友,你覺得哪個 Google 試算表教學對你來說最實用或最有啟發呢?歡迎大家來討論。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1. 用試算表製作多國語言翻譯機 

教學:Google 試算表自製全自動多國語言翻譯機,範本下載 - 電腦玩物

這個應用範例是利用 Google 試算表內建的函式,建立一個多國語言翻譯清單,以後只要在表格輸入原文,右方就會同時出現設定好的多國語言翻譯結果。

2. 設計自己的多人雲端記帳 App 

教學:Excel 記帳雲端進化! Google 表單比記帳 App 還好用 - 電腦玩物

這個應用範例是讓 Google 試算表結合 Google 表單(問卷調查),這樣就可以設計出媲美手機記帳 App 的快速記帳介面,而所有帳目可以透過試算表統一管理。

更棒的是,這個記帳 App 還可以多人雲端同步一起記帳!

3. 活用試算表自動畫統計圖

教學:我的家庭記帳方案:實作 Google 雲端記帳一個月心得 - 電腦玩物

Google 試算表有一個隱藏功能值得好好利用,那就是試算表右下方有一個「探索」按鈕,這是要探索什麼呢?其實,這是一個幫你快速畫出統計圖表的工具,只要圈選範圍數據,按下探索, Google 試算表就算自動畫出各種統計分析圖喔!

4. 在試算表手動製作統計圖表

教學:不輸 Excel! 用 Google 試算表製作圖表一次上手教學 - 電腦玩物

當然,除了自動化統計圖之外, Google 試算表也可以像 Excel 一樣手動畫出各種統計圖表,依據自己的需求自由調整,然後匯出成圖表圖片。

5. 用試算表快速製作大量 QR Code 

教學:Google 試算表批量 QR Code 產生器外掛全自動製作 - 電腦玩物

有時候要大量製作網址的 QR Code ,如果一個一個製作很麻煩,那可以利用 Google 試算表的外掛功能,一次製作出大量的 QR Code 圖檔!

6. 自動追蹤你的網站分析圖表 

教學:Google 試算表自動跑 Google Analytics 分析圖表教學 - 電腦玩物

Google 試算表的外掛功能讓試算表可以應付各種額外用途,例如安裝這個 Google Analytics 外掛,就可以在 Google 試算表追蹤自己的網站流量等數據,在 Google 試算表中快速製作出網站的數據圖表。

7. 用試算表製作網頁表格圖 

教學:超簡單網頁表格製作!免語法用 Google 試算表教學 - 電腦玩物

Google 試算表還能內嵌到其他網頁中,所以當你的網站中要呈現複雜表格時,一個方法就是利用 Google 試算表直接繪製,然後發佈到網頁之中。

8. 下載商務專用的試算表模板 

教學:免費 Excel Google 試算表範本下載百種專業工作表格 - 電腦玩物

至於像我這樣不善製作統計表格的人,有時候遇到要設計專業計算表,一個好方法就是去找別人提供的免費試算表範本,上述教學裡有上百種商務試算表範本可以下載,並且都可以使用在 Google 試算表中。

9. 用試算表製作時間軸地圖 

教學:教學利器!我用「時間地圖」實作一個台灣文學家地圖 - 電腦玩物

或者,你可以把在 Google 試算表中製作好的資料庫,雲端連結到其他的線上應用中,例如連結到這個「時間地圖」服務,就可以快速製作出包含地圖與時間軸的各種年表喔!

10. 快速把純文字清單轉換成表格 

教學:純文字筆記也能一鍵轉表格! Google 試算表小技巧 - 電腦玩物

Google 試算表還能幫我們把純文字的筆記清單,一鍵快速轉換成分欄分隔的表格。這樣一來,我們在上課或開會時快速打出文字清單結構,回到電腦上用 Google 試算表輕鬆一轉,表格就產生了。

以上,就是我介紹過的 Google 試算表活用技巧與範例,你有沒有漏掉哪個?哪一個對你來說最實用呢?或者你有更多 Google 試算表活用方法,歡迎一起留言分享。

(本文出自「電腦玩物」,原文請點此。)

@@ACTIVITYID:607@@

繼續閱讀 數位工作術
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月刊

生涯規劃怎麼做?一張圖秒懂:生涯規劃不是「選工作」,而是「經營人生」

2025-05-02 經理人編輯部
分享
收藏

你都怎麼做「生涯規劃」?

離開校園、走進職場的第一天,許多人如此期待未來:28 歲當組長、33 歲升經理、36 歲做副總⋯⋯然而,職涯,真的能夠規畫嗎?工作,一定會順利向上升遷嗎?年輕時設定的目標,步入中年後依然會嚮往嗎?生涯規劃、職涯規劃到底該怎麼做?

從「生涯彩虹圖」看生涯規劃 5 階段

1950 年代前,「生涯發展」與「職業發展」幾乎畫上等號,在美國知名生涯發展學者唐納 ‧ 舒伯(Donald Super)之後,才逐漸加入「自我發展」的概念。

「生涯,統合了各種職業與生活角色,也是一連串有酬或是無酬職位的綜合。除了職位外,還有很多和工作有關的角色。」他認為,生涯規劃不只涉及工作,還與成長過程、學習經驗、角色轉變及環境變化有關。

舒伯依據不同年齡的性格發展,將生涯發展分為 5 個階段。例如,24 歲之前,我們對於自己未來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都有許多想像;之後便開始發展工作能力、累積經驗,漸漸穩定下來;45 歲後進入再度創新或停滯的關卡,直到 65 歲退休。

1200x628.jpg
生涯規劃怎麼做?生涯彩虹圖:人生是多重角色的組合。
經理人月刊

1980 年代,舒伯發現,除了年紀,身分角色也會影響每個階段的心態與行動,因而進一步畫出「生涯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最外圈是生活廣度,包括成長期、探索期等 7 個階段;往內則有兒童、學生、公民、工作者等 6 種角色。

不同的角色就像彩虹的不同顏色,橫跨人的一生。彩虹內圈呈現凹凸不平、長短不一,代表在該年齡階段不同角色的分量。

比如說,多數人在 15∼24 歲之間的主要身分是學生,因此有較多時間、較少限制來探索自我與世界。進入中年後,多數人同時身兼持家者和工作者的身分,必須在兩者之間權衡。

在這樣多重角色並存的情境中,有人會搭配探索工具,釐清當下的職涯重心與行動策略。《經理人》推出「全方位職涯思維課」,透過實作,協助梳理角色轉換背後的價值排序,幫助人們在工作、家庭與自我成長之間,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人生是一個個不同角色的串聯,我們通常會在同一階段擁有不同的演出「舞台」,意即生活空間──在家中是父母、在社區是公民、在學校是 EMBA 學生、在辦公室是高階主管。如果個人的能力與成熟度不足以應付這些角色間的轉換,就會互相干涉與衝突。

有些生涯發展學者認為,職涯發展階段是不可逆的,一般人在青春期完成自我探索的階段之後,就不會再探索了。

舒伯並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生涯的抉擇,是一個要花一輩子才能走完的歷程,因為人們會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動,像是經濟不景氣、新科技的發明、組織轉型等因素,而不斷調整生涯目標,啟動職涯的「迷你循環」。

在變化快速的現代社會,職涯目標改變的狀況非常普遍,舒伯將迷你循環視為個人加強成熟度、增加適應力、提升創造力的方式(如圖)。

生涯規劃不同人生階段的任務發展、循環

生涯規劃怎麼做?生涯彩虹圖圖解二.jpg
生涯規劃不同人生階段的任務發展、循環
經理人月刊

例如,中年換跑道意味著開啟新的成長期,如果能夠順利適應,便能再一次經歷探索、建立、維持等等階段。而當我們養成了生涯規劃各階段所需具備的能力,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並且對自我有不同程度的覺察時,就代表我們達到了「生涯成熟」(Vocational Maturity) 。

有些人會在這樣的轉換期停下來,重新整理自己目前累積了哪些經驗、有哪些優勢,下一步又可能往哪裡走。「全方位職涯思維課」搭配《打造職涯優勢地圖》模板,提供一套實作工具,協助釐清當下的位置與未來的方向,成為重新出發的起點。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