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掀起單車熱!騎自行車旅遊,到底有何迷人之處?想享受騎乘樂趣的你,該從何開始?
合歡山國家公園、海拔 3275 公尺的武嶺上,看到有人騎著自行車,你可能會想「那個人是瘋了嗎?」
接觸自行車前,捷安特 Liv 台北女性旗艦店店長石家豪也曾這麼想,沒想到進入自行車產業後,他變成自己口中的「瘋子」,在台灣公路最高點上騎自行車,完成台灣單車族公認一生要抵達一次的夢幻目標。
石家豪跟多數人一樣,小時候騎腳踏車,但對自行車產業一知半解,直到 2008 年進入捷安特工作,以車會友,就迷上了。他賣車,也帶客人騎車,甚至建立自己的車隊、車友社團,一年平均辦 30 場單車活動。
累到咒罵「死都不再騎車」,但抵達終點的成就感無與倫比
「騎車樂趣實在太多、太多了」,石家豪緩緩說道,騎自行車最有趣之處,是跟車友挖掘不曾去過的特色路徑或店家,到達「平常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深入觀看當地風景跟人文特色。
他曾帶顧客騎單車去露營,沿途盡是碎石泥巴,翻山越嶺後,在手機完全沒有訊號的林道裡,帶著工具煮咖啡、煎牛排;帶領 70 歲夫婦從入門到台北一天騎至高雄,路線長達 360 公里;也曾帶 10 多位客人,兩日騎車環沖繩一圈,從海岸線騎到東部山林、經過南部城市與鄉村,最後回到出發地,「路線非常硬,但是風景非常好,每個人都超開心。」
「很多時候,騎的過程非常非常累,你可能淋著大雨、忍受寒冷,大家都會罵『死都不要再騎車了』」,「可是下次辦活動,大家還是會參加,」那是因為,騎車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沿途跟自己信心喊話,到最後完成目標的成就感,無與倫比。
隨著自行車愈來愈風行,根據交通部調查,2017 年台灣自行車家戶普及率達 54.1%,相當於每兩戶就有一戶有自行車;一年內騎過自行車的民眾,平均每個月會騎近 23 次自行車(來回算兩次),其中通勤比例較 2009 年調查時增加 8.6%、個人活動增加 10.2%,說明自行車逐漸融入國人日常生活。
石家豪觀察,他進入捷安特工作那段時間,大約是自行車風潮開端,但是那時候大家購買自行車是為了運動;現在需求變得多元,車種也愈分愈細緻,從入門通勤代步到專業比賽,都有相應車款。
買了車之後「晾著」怎麼辦?結交車友,有伴就有動力
購買自行車時,需考量用途、預算等因素。如果是菜籃族,騎腳踏車代步,會推薦一般通勤車或電動輔助自行車;如果是一般休閒運動,就會推薦平把公路車,因為無須彎腰騎乘,對入門者而言,騎乘感受比較舒適。但如果是要長距離騎乘、或者路線具挑戰性,就可以購買彎把公路車,車體較輕、輪胎光滑,因此騎乘阻力小,速度較平把公路車更快,機動性也更強。
預算部分,自行車從幾千元到數十萬元都有,石家豪分享,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很多人好奇是否第一次就要買到位。他建議,消費者應該要先了解自己的騎乘環境,要確保自己會固定騎車,最重要的是有伴一起騎乘。如果是假日跟朋友在河濱騎車,價位 7000、8000 元車款就很夠用;但如果有固定車隊,車友是騎彎把公路車,就建議買 4 萬元以上碳纖車款,以免騎一陣子後,因為速度追不上隊友,又要再花一大筆錢換車。
石家豪表示,騎車最大動力是有伴一起騎車,所以他才會舉辦這麼多實體活動,目的就是要串連車友間的連結,因此他建議,除了平時休閒運動,也應該固定揪朋友出去騎單車,確保車子有定時被「放風」。
實際騎乘上路後,也必須注意安全問題。警政署統計,2020 年 1 月至 10 月自行車騎士死傷人數達 1 萬 6400 多人,較去年同期增加 1000 多人。石家豪提醒,騎乘自行車等待紅燈時,必須雙腳落地等待;在下坡路段,應該用點剎的方式,也就是兩隻手同時按、放、按、放剎車,而不是單手長按剎車,以策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