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7

基金投資入門|專業經理人幫你操盤、小錢也能起步的投資法

整理‧撰文 盧廷羲
2021-03-04

剛接觸投資理財的人很容易迷失在各種金融商品間,抓不準投資選項。一個入門選項是共同基金(mutual fund)。它是向投資人募集資金,由專業經理人操盤,集中投資、操作,用小錢(最低新台幣 3000 元)就能投資。

就像學生參加校外教學,或是企業舉辦員工旅遊,常請旅行社幫忙安排行程,基金也是類似的概念,基金公司就像旅行社、基金經理人是領隊和導遊,標的物則是旅遊地點。《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指出,基金受歡迎之處在於不必自己操盤,又可以定期定額的懶人投資,但投資人還是得了解它的運作原則。

基金交易原則

首先,基金交易分為「申購」「贖回」,並以受益權和單位淨值來計算。

假設老李 1 月花 3000 元申購 A 基金,單位淨值為 30 元,他就能拿到 100 單位。等到 2 月 A 基金淨值上漲到 33 元,小明用 3000 元則獲得 90.91 個單位(3000/33)。一般來說,基金購入方式有定時定額、單筆申購兩種,基本原則都是貴的時候少買、便宜的時候多買。除了基金平台,銀行、投信、保險和證券公司也有販售基金,投資人可以多比較管理費用、商品種類和有無提供諮詢服務。例如,向銀行買基金的好處是有理專服務,但缺點是比其他通路多了一筆信託管理費。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基金投資要訣:粽子投資法

挑選基金時,可以先選定一個大主題,系統化研究該領域,好比抓住一個粽子頭一樣的「粽子投資法」,等到熟練之後才,接觸其他領域(別的粽子)。

例如,先研究「新興市場」類別,了解幾個國家的經濟、產業、政治局勢,挑選出合適的新興市場基金,之後才接觸其他像原物料基金、高科技基金。這樣的好處是,自己可以慢慢掌握要訣,投資更有信心。

一張圖了解基金投資風險

一張圖了解基金風險
經理人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1

關於金錢的 7 個提問!有錢人和你,哪裡想的不一樣?

整理‧撰文 邵蓓宣
2021-03-03

在 2021 年,台灣股市衝上 1 萬 6000 點,台積電股價突破歷史新高。許多過去不曾加入股票市場的人,這一年都去開立了交易股票用的證券戶。

臺灣證交所統計,2020 年股市投資人開戶人數增加 66 萬人,是 2019 年的兩倍。總開戶人數來到 1125 萬,創歷史新高。以台灣人口換算,相當於每兩人就有一人在投資股票。

然而,一窩蜂投資熱潮,代表民眾具備了金融素養嗎?似乎並非如此。台灣金融研訓院 2020 年調查顯示,近 5 成民眾有潛在財務脆弱問題,36% 民眾完全不了解金融服務與產品、近 5 成對使用金融商品與服務沒有自信、67% 民眾從不考慮尋求財務建議、個人財務管理從事比例最高的是「按時繳納帳單」(86.3%),能夠遵守預算與儲蓄退休金的人不到 3 成。這幾個數字反映股市再熱,民眾金融素養仍待提升。

1. 理財是有錢人才做的事?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點出,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對於金錢的思考模式,這會影響你的習慣和行為。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窮人認為「人生發生在我身上」;有錢人積極管理金錢,窮人就像等開獎的人一般,怪罪自己運氣不好、沒有富爸爸,期待財富「降臨」。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理財是管理金錢,學習財務知識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富爸爸,窮爸爸》提到,重點不是你賺了多少,而是你能留住多少錢。理財,第一件事是學習留住錢財,不一定要變富豪,但至少別為了錢苦苦掙扎。

延伸閱讀:理財新手適合買股票嗎?散戶進場前,一定要知道的 4 個「自保」守則

2. 賺大錢和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只能二擇一?

誰說選喜歡的工作,一定要犧牲薪水?《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指出,有錢人想的是「如何兩個都要」;窮人思維則是「如何二選一」。財富和工作意義並不衝突,你可以選擇在有前景、喜歡的行業中累積實力,爭取加薪、跳槽,找到替自己增值的機會;或是在工作之餘,運用你的才能開闢副業,增加收入來源。重要的是,別為你的收入設上限,或認為這個產業只能這樣,你永遠有別的選擇,或是兩者兼顧的策略,差別在於你有沒有逼自己想其他方法。

3. 反正存不了多少錢,不如讓錢變成喜歡的樣子?

當我們感到沮喪的時候,怎麼做?買東西;想犒賞自己的時候,買東西;升官加薪,買東西;反正省下這些錢,也不會變富翁,不如買東西,至少還可以享受錢帶來的快樂。擁有更多衣服、包包、公仔,錢看似變成了你喜歡的樣子,但你喜歡的樣子可能只維持到看見另一件新衣服的時候。《跟錢好好相處》指出,花錢得到的滿足,胃口會愈來愈大,最後只能買更多才能滿足,快樂的感覺消逝得更快。而如果你總是用這個方式看待金錢,永遠不可能累積財富。

4. 省錢太麻煩,我沒窮到需要精打細算?

省錢不等於吃苦,也不是窮人才做的事。《跟錢好好相處》提及,精打細算的意義不是做個吝嗇鬼,為了一點點錢計較,而是提醒自己不該花的錢不要花。蟬聯多年香港首富的李嘉誠有次接受《彭博社》(Bloomberg)採訪,記者注意到他戴的手錶並不名貴,李嘉誠說我不需要 10 萬美元的手錶,這只約 400 美元的手錶就可以讓我戴著運動、游泳都不用擔心。真正的簡約,是如何用少一點的成本過你想要的生活。不是什麼都不買,而是準確找到自己想要的。

5. 每個月付完生活費後沒剩多少錢,哪有辦法投資?

「等我有錢,再來投資」是許多人解釋自己為什麼不投資的說法。問題是,你什麼時候會有錢?萬一總是沒錢呢?以股票和基金為例,其實只要從每個月薪水中省下幾千元就可以開始投資,並非動輒數十萬、數百萬的資金。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提到,投資不是看你有多少資金,是你投入資金的比例,「用錢賺錢」不在於有多少能投入、最後賺得多少,而是起初投入的那些錢,經過一段時間的增長比例。1000 元、5000 元都可以投資,成長 1%、10% 都比放著不管好。

延伸閱讀:有錢人是怎麼想的?10個問題,檢測你的「有錢人體質」

6. 不管投資什麼都可能會賠錢,還不如踏實儲蓄?

有不少人認為,投資風險很高,怕血本無歸,那是因為你沒有把握好投資的分寸,有些人甚至借錢投資,或是把所有身家都壓在一、兩個投資項目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作者李笑來建議,試著把投資的錢判「無期徒刑」,規畫一筆賠了、或未來 3、5 年不動用也沒影響的錢當資金。例如月薪 6 萬的人拿 5000 元投資,就算賠了也不至於影響生活。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提到,今天 1 美元能買到的東西,未來價格會超過1美元。你小時候買一包5元的王子麵,10 年後是一包 10 元;而你存在戶頭的 5 元,10 年後還是 5 元。所以,把錢擺在銀行裡不代表不會損失,而是讓通貨膨脹吃掉你的錢。

7. 錢最好的用途就是存下來買房?

辛勤的工作者有一套典型的故事,努力工作、存錢買房,買房之後開銷也增加了,最後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的生活被房貸、卡債追著跑,不得不更加努力工作,最後陷入「工作—償債」的循環。《富爸爸,窮爸爸》裡提到,富人和窮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富人購得資產,窮人和中產階級購得債務,但他們卻以為那是資產」。貸款買房,會讓你口袋裡的錢流出,除非買房能讓你賺進被動收入,況且房屋不一定年年增值。總之,不要為了支付房貸陷入生活窘困,而是應該及早建立健康的投資觀和投資組合。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2

比起努力賺錢,先懂「財務知識」更重要!理財新手必修書單,打造財務自由起手式

整理‧撰文 吳美欣
2021-03-11

你的工作、你的消費,都和金錢脫不了關係。但財務知識不只是提高收入、審慎花費,還關乎你如何看待金錢,才能做好每次財務決策。本次專題精選 6 本重要著作,幫助你全面提升財務素養。

1.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

作者 24 歲時失業、欠了 1 萬 2000 美元信用卡債(約新台幣 34 萬元),他決心理財,透過開創副業、降低 3 大項日常支出與投資,從失業到累積 125 萬美元淨資產(約新台幣 3540 萬元),僅花 5 年 3 個月。書中拆解開源、節流、用錢滾錢的種種方法。

作者 / 葛蘭.薩巴帝爾(Grant Sabatier)
出版社 / 遠流
出版日期 / 2020.02
延伸閱讀:關於金錢的 7 個提問!有錢人和你,哪裡想的不一樣?

2. 《財務自由實踐版

財務自由不是讓你逃避工作的方法。書中主張,個人事業與財務狀況能夠相輔相成,你不需要只為了賺錢而做痛苦的工作、也無須為了做喜愛的工作犧牲收入。作者從財務與職涯規畫的角度,協助你釐清個人優勢與專長,找到既能兼顧財務狀況、又能符合個人志趣的職涯。

作者 / 羅傑.馬 (Roger Ma)、珍.羅伯茲.馬 (Jenn Roberts Ma)
出版社 / 新樂園
出版日期 / 2020.10

3. 《賺錢,更賺自由的 FIRE 理財族

作者為曾獲艾美獎提名的電影導演,拚命工作、只為過上令人稱羨的富裕生活,直到某天,他聽到財務獨立運動推手的訪談,從此改變一生。書中記錄他實踐財務獨立的過程,也記錄不同世代、收入、家庭樣態的實踐者故事。你會發現任何人都能實現財務自由。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作者 / 史考特.瑞肯斯(Scott Rieckens)
出版社 /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 2020.04

4. 《跟錢好好相處

大部分理財書教你如何投資,才能賺到最多錢。本書卻告訴你金錢多寡不是關鍵,如果有無止境的欲望,再多財富也不會幸福;時間才是人生最珍貴的資產,你的消費都是用勞動時間換取來的,當你大肆購物時,其實是在消耗生命活力,讓你找回對金錢使用的警覺。

作者 / 薇琪.魯賓(Vicki Robin)、喬.杜明桂(Joe Dominguez)
出版社 / 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 / 2018.09

5. 《富足一生的理財必修課

人生各階段的財務問題不同,像是要不要與伴侶建立共同帳戶、要為子女留多少財產、如何規畫退休金等,都是學校沒有教但重要的決策。作者為 CFP 理財規畫顧問,從單身、結婚、生子到退休,依據財產、法律、保險、信託、投資等層面,討論如何打造健全的財務狀況。

作者 / 廖義榮
出版社 / Smart智富
出版日期 / 2020.11

6. 《跟著柴鼠學 FQ,做自己的提款機

作者曾連續花光 48 個月薪水,工作 4 年仍沒積蓄,10 年後卻能把投資當成賺錢工具,轉職為自媒體,成為財經 YouTube 頻道訂閱數第一的內容創作者。將自學心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艱澀難懂的投資工具與術語,廣受投資新手歡迎。

作者 / 柴鼠兄弟
出版社 /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 2020.03
延伸閱讀:柴鼠兄弟的財商課:改變一個理財觀念,從月光族到實現財務自由!
繼續閱讀 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3

3 步驟,極大化你的薪水!不再被討厭的工作綁架,提早實現財務自由

整理‧撰文 高士閔
2021-03-04

提到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你會想到什麼?像電影《華爾街之狼》中的別墅、豪車、鈔票雨?聽起來雖然好,但你也一定會認為根本是天方夜譚。沒錯,《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指出,近年興起的 FIRE 運動(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並非追求錢多到花不完,更像是一筆「老子不幹了費用」(fuck you money),也就是擁有這筆錢,當你的工作失去樂趣,或被逼迫做不想做的事情,可以瀟灑回敬:「我不幹了!」

換句話說, 財務自由不是不用工作,而是不用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 反過來說,如果能找到既能賺錢,又能滿足興趣的工作,等於是提早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第一步|從興趣和偏好分析,我適合什麼工作?

《財務自由實踐版》作者羅傑.馬(Roger Ma)離開投資銀行時,曾找朋友一起思考,自己適合轉到哪一個產業。然而,其他人的意見多是根據一份職業聽起來是否「酷」或「吸引人」,而非依靠具體數據。

馬指出,投資銀行很酷,但身在其中的自己卻很明白,那不適合自己。想描繪出一份「好」工作的具體樣貌,必須更客觀,逐一列出「興趣和優勢」和「偏好和優先事項」。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在分析「興趣和優勢」時,需要你寫下過去參與社團、從事工作。馬表示,人的思考會不自覺地被主流價值、父母觀念影響,但每個活動一定有自己喜歡、討厭、擅長的地方。寫出來,比對未來工作。符合愈多項,就愈適合自己。

延伸閱讀:《致富心態》作者給孩子的一封信:關於金錢和人生,我太晚學會的 9 堂課

至於「偏好和優先事項」,其實是想像「你希望生活是什麼樣子?」平日幾點起床、如果不用工作,早中晚會怎麼安排、這樣的生活要花多少錢、薪資要多少才得以支應等等,然後思考「你願意如何取捨?」用壓力大交換高薪資、做有興趣的工作,但忍受長工時。
馬表示,這一部分會耗費一定時間,但慢工出細活,它能拼湊出你真正喜歡工作的樣貌,為找尋新工作提供目標。

優勢和偏好的交集處,才是適合你的工作
經理人

財務自由第二步|爭取加薪,極大化工作效益

《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作者葛蘭.薩巴帝爾(Grant Sabatier)指出,擁有正職工作不是最快,卻是最穩定的賺錢方式。不管做什麼工作,都必須極大化工作效益,才可能更快接近財務自由。而最能放大效益的方法,就是爭取加薪。薩巴帝爾表示,每年只要增加 1% 薪水,把這 1% 拿去投資,就可以讓你在未來 20~30 年,多賺進一筆錢。

可惜的是,一般工作者都低估自己的價值,想弄清楚自己是否值得加薪,可以透過 2 步驟:

1.計算你的市場價值

你的市場價值,就是另一間公司願意支付你做相同工作的薪水。可以透過網路(像是 LinkedIn、104 等網站),查詢相同職務者的薪水。或者,諮詢這個產業的獵頭招募人員、人力資源公司。

2.估算你對公司的價值

薩巴蒂爾提醒,如果你是業務,每年業績都達標,公司給你的佣金低於 15~25%,就應該爭取加薪。

對於不好量化的職位,像是專案小組的成員,可以先弄清楚,公司販賣你製作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會向顧客收多少錢,然後減去你平均每小時(或每月、每年)的工資,就能得到公司透過你賺到的利潤。

假如你是電機師傅,公司收費每小時 300 美元,並支付你每小時 30 美元,270 美元就是公司透過你賺取的利潤。得到公司利潤之後,要減去公司的間接費用(像是辦公室租金、員工福利),一般來說,就是你的時薪加上 30%。假設你能為公司賺進比他們支付你的年薪多 3~4 倍利潤,爭取加薪應該就不是一件難事。薩巴蒂爾提醒,如果你具備足夠價值,一次加薪 10% 是合理的區間。

或者,你也可以跟公司要求,彈性工時或遠距上班。薩巴蒂爾指出,遠端工作是對人生最有正面影響力,卻被最多人忽視的福利。財務自由是能做喜歡的事,而遠端工作只要提早完成份內事,剩下時間都是你的。而且,遠距工作不會增加公司成本,只要維持績效,公司通常也樂於同意。

工作效益最大化跟工作是不是興趣無關。工作等於興趣,就像提早財富自由,但這個興趣未必會持續一輩子。薪水愈多,選擇愈多。當你厭煩現在的工作,擁有「我不幹了費用」,才有空間找尋下一個滿足收入和興趣的工作。

評估工作現狀,找出「微調」的可能性
經理人

財務自由第三步|技能和興趣重疊之處,開啟你的副業

《跟錢好好相處》作者薇琪.魯賓(Vicki Robin)指出,工作的目的分為兩種:獲得報酬(像是金錢)和滿足情感(像是成就感)。你可以從一個工作中找到兩種需求,也能分開找:正職賺錢,兼職、副業滿足情感,或顛倒過來。

延伸閱讀:如何累積財富,提早實現退休夢?千萬富翁的 6 個好習慣

這也符合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人類需求層次,從低到高分為 5 個層級: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當人不用擔心三餐(生理),晚上也有地方住(安全),此時再賺更多錢,人不一定會更開心,想獲得更多滿足,只能找出自己的成就感(自尊)、激發自己的潛力(自我實現)。

不過,魯賓建議,副業最好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比較容易持續,而且不會感覺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加班,最好的副業是那些你本來就有能力做的事。

致力於幫助矮個子男人改造穿搭的網站「謙謙君子(The Modest Man)」,其創辦人布羅克.麥高夫(Brock McGoff)曾開發過許多網站,所以當他發現自己很關注男裝穿搭改造時,建立謙謙君子並不困難,而且充滿趣味。

《財務自由實踐版》提及,如果已經做完「興趣和優勢」「偏好和優先事項」的練習,可以從目前職務中缺乏的要素,以及理想職務中的元素,找尋副業的領域。
或者,《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指出,在一張紙上畫出兩個欄框,在第一欄裡,寫下你的興趣和熱情,像是閱讀、旅遊;在二欄中,寫下你的技能,像是Excel、寫作。接著,把不喜歡的技能劃掉。假如你發現,剩下的技能和興趣可以重疊,就可以從中發展副業。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4

理想退休金是多少?除了靠勞保和勞退,最好你 30 歲開始這樣存

整理‧撰文 高士閔
2021-03-09

你理想中的退休金,是多少錢?依據中華民國內政部數據指出,108 年台灣人的平均餘命為 80.9 歲。依照這個數字判斷,如果在 65 歲退休,只需存下支應 15~20 年生活的退休金。但真的是這樣嗎?

《金錢超思考》提及,1953 年出生的美國人,男生的平均壽命是 73 歲、女生為 79 歲。但等到他 65 歲,男生平均餘命變成了 84 歲、女性則是 87 歲。同樣情況,當然也會發生在台灣,等到你退休,說不定平均能活到 90 歲。換句話說,不管你現在認為自己要存多少退休金、花用多少年,你需要再多留一些餘裕。

存退休金,不能光靠勞退+勞保老年年金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勞保(勞保老年給付)和勞退(勞工退休金),不就是用來保障退休生活嗎?

勞工退休金|新制、舊制有不同的請領條件

獨立財務顧問廖義榮提醒,勞退分舊制和新制,舊制是雇主依每月薪資總額,提撥 2~15% 至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只有工作滿 15 年、55 歲以上才能領取。不過,如果公司在退休前倒閉或員工換工作,就會領不到退休金。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由於現在的員工很難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政府在民國 94 年(2005 年)推出勞退新制,雇主每月按照個人薪資的 6%,提撥到你的退休金專戶,滿 60 歲領取。這個戶頭會跟著工作者移動,不受換公司影響。

勞保老年年金|依照投保薪資計算

另一種退休能領的錢是「勞保老年年金」。它會依照勞保投保薪資、時間去計算,可以透過勞工局老年年金給付試算。假設你 30 歲開始投保,到 65 歲退休,35 年共繳交保費 164 萬 4720 元新台幣,之後每個月可以領 2 萬 4847 元新台幣。如果用同樣保費購買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每個月只能拿 9638 塊新台幣。簡單來說,除非勞工保險基金的投資績效能與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媲美,否則勞工可能會拿不到或少領錢。

總而言之,退休金加上老年給付,可能不足以讓你安享天年。

延伸閱讀:ETF是什麼、怎麼買?推薦台股最紅兩支ETF,被動投資、創造穩定收入

退休金要從30歲開始存

就算完整獲得政府保障,還有通貨膨脹會吃掉你的儲蓄。假設通膨率上漲到 3%,也就是今年用 100 元可以買到的東西,明年必須花 103 元才能買到,這表示 20 年後,購買力約只剩下一半(1.03的20次方等於1.81,也就是1元能買到的東西,20年後要用1.81元才能買到)。

廖義榮指出,一般人會覺得存不到退休金,是因為太晚開始。大部分人都是等到 50 歲,沒有房貸、孩子的壓力,才開始存錢。由於離 60 歲退休,只剩 10 年,投資金額和風險要很大,才可能達成目標。反之,如果從 30 歲開始投資,有 30 年讓複利發揮作用,用不到 50 歲投資費用的 1/3,就能達成相同效果。

比方說,0050 長期配息加上投資利得會有 7~8%,只要從 30 歲開始,每個月存 5000元,60 歲就能存到 1000 萬新台幣。就算之後不再投資,也可以每個月領 4 萬花上 20年。

延伸閱讀:0056、0050,買誰好?從股價、成分股、配息,分析優缺點

退休存多少才夠?檢視資產配置 3 要點

獨立財務顧問廖義榮指出,一般家庭在退休規畫上,最大的問題是沒有目標。以年薪合計 180 萬,擁有一棟市值 800 萬房產的 35 歲夫婦為例,如果沒有目標,可能就會消費太多,中長期投資太少,建議的資產配置如下:

你存夠退休金嗎?檢查資產配置3要點
經理人

退休金提領策略,兼顧投資與保障

最後,存到的退休金,《無痛退休》提出「3桶水」提領策略,第一桶水是 2 年內的退休金,因為短期會用到,所以可以選擇現金、活儲;第二桶水是 3~10 年的退休金,可以選擇固定配息的標的,像是定存或 ETF;第三桶水是 11 年以上的退休金,可以再積極一點運用。

透過 3 桶水法操作,退休金可以兼顧安全穩定和投資報酬,第一桶水金額不夠時,從第二桶水提領;第二桶水不夠,才從第三桶水拿。同時,又能讓第二、三桶水發揮投資效益,用錢賺錢。如此一來,才能不用擔心錢影響到退休生活。

繼續閱讀 理財 圖解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5

EPS、ROA、ROE、本益比是什麼?股票投資新手必懂9大指標

吳美欣
2024-04-01

EPS、ROA、ROE、P/E Ratio(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是什麼、該怎麼算?這篇理財入門教學,教你搞懂投資新手購買股票時必懂的 9 項基礎指標,讓你選到股價合理、又會賺錢的好股票。

文章目錄(點擊可直接前往該段落):

  1. 買股票第 1 關:新手投資必先了解公司基本面
  2. 買股票第 2 關:從 EPS、ROA、ROE 3 大指標看懂股票賺不賺錢!
  3. 買股票第 3 關:從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看懂股價合不合理!
  4. 從K線、均線的技術分析面看懂股市多頭、空頭徵兆

羅納.瑞德(Ronald Read)是一名加油站員工,他的人生看似平凡,生於美國貧窮家庭,學歷只有高中畢業,在加油站工作 25 年、為百貨公司兼職打掃 17 年,2014 年去世時,卻成為國際頭條人物。

該年度美國有 262 萬多人死亡,只有不到 4000 人淨資產超過 8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2 億 2700 萬元),而瑞德是其中之一。《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瑞德去世時手上至少擁有 95 支股票,長期投資嬌生(Johnson & Johnson)、富國銀行(Wells Fargo & Company)等績效良好的藍籌股,分散在銀行、民生消費、電信、鐵路等多種產業,並把股息再用於投資。數十年後,他將微薄存款滾到超過 800 萬美元;《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將其形容為「藍領工人的藍籌智慧」。

如何像瑞德一樣,挑選到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指出,可以依股票基本面判斷,基本面代表公司基礎條件,可以看出獲利前景,也是該不該買入一家公司股票的重要依據。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買股票第 1 關|從股本、市值、產業地位,了解公司營運狀況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表示,基本面可分成 9 大指標。首先是股本、市值和產業地位,用來了解公司營運狀況。「股本」指的是公司資本額,代表公司初始營運資金,也就是股東拿多少錢投資做生意,計算方式為初始股票面額(一般來說為 10 元)乘以發行股數,數值是固定的;當公司把股票拿去交易市場買賣,就產生「市值」,計算方式為股價乘以發行股數,所以會隨股價變化波動。

對投資人來說,股本愈大,代表股票發行數量愈多、流動性強,容易買賣,需要夠龐大的資金才能影響股價,股價不容易被炒作,較為穩定;反之,股本小的公司,就容易成為操控對象。

產業部分,《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指出,透過搜尋產業期刊報告與公司財報,可以了解該公司產業地位、競爭者關係與發展前景。如果是產業龍頭、上市超過 10 年、營收與配息穩定、產品或產業好理解的公司,就可以納入口袋名單。

  • 股本 = 初始股票面額(10 元)* 股數總額
  • 市值 = 股價 * 發行股數
延伸閱讀:ETF是什麼、怎麼買?推薦台股最紅兩支ETF,被動投資、創造穩定收入

買股票第 2 關|透過 EPS、ROE、ROA 3 指標,確認投資是否賺錢

第二步,投資是否會賺錢,3 大判斷指標為 EPS(每股稅後盈餘)、ROA(資產報酬率)及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EPS 是什麼|代表每張股票能賺到多少錢

EPS(Earnings Per Share)是每股稅後盈餘,代表每張股票能賺到多少錢,EPS 的計算公式為稅後淨利除以在外流通股數。倘若兩間同產業公司股價相同,那麼 EPS 越高越好。然而,EPS 也有一些限制和侷限性。

首先,EPS 僅考慮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流通股數,忽略公司的現金流量狀況及實際股價,不能代表整體經營狀況,也無法確定當前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因此,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不能只注重 EPS。其次,EPS 容易受到會計處理方式的影響,公司可能藉由調整會計政策或進行非經常性收益(出售子公司、處分資產或投資、政府補貼等)和非經常性支出(重組成本、訴訟和解費用、自然災害損失等)的處理,從而影響 EPS 的數值。

ROA 是什麼|檢視企業利用資產的能力

ROA(Return on Assets)為資產報酬率,計算方式為稅後淨利除以總資產。ROA 可以用來檢視企業利用資產的能力,比例愈高代表公司愈能物盡其用。

ROE 是什麼|公司運用股東的錢獲利的能力

ROE(Return on equity)為股東權益報酬率,計算方式為稅後淨利除以股東權益。單純看公司運用股東的錢獲利的能力,數值愈高愈好;但若 ROE 數值高、ROA 數值低,就是投資警訊,因為代表獲利多來自高財務槓桿,投資風險較高。

投資指標 計算方式 說明
EPS(每股稅後盈餘) 稅後淨利 ÷ 普通股數 每股股票能獲得的盈利。
ROA(資產報酬率) 稅後淨利 ÷ 總資產 公司利用資產的能力。
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稅後淨利 ÷ 股東權益 公司利用股東資金的獲利能力。
延伸閱讀:ROE、ROA是什麼?股票投資必懂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怎麼算?

買股票第 3 關|股價合不合理,看本益比、本淨比、殖利率

第三步須評估股價合不合理,指標為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PER)、股價淨值比(Price–Book Ratio,PBR,也稱本淨比)與殖利率。

本益比是什麼|投資多少年才能回本

本益比(PER)是買進股票後,需要多少年才能回本,計算方式為股價除以 EPS,是指投資者需要支付多少錢來獲得一元的盈利。本益比可以幫助投資者評估一家公司的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本益比數字愈小,代表投資愈快回本,投資者可以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買該公司的盈利,可能意味著該公司的股票被低估。反之,如果一家公司的本益比很高,意味著投資者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獲得每一元的盈利,這可能意味著該公司的股票被高估。2020 年台股大盤本益比約為 21.5 倍。

本淨比是什麼|股價偏離公司淨值多少

股價淨值比可評估現在股價偏離公司淨值多少,計算方式為股價除以每股淨值,當數值大於1時,表示股價比實際價格高、小於 1 時,股價低於實際價格。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體質不佳的公司,PBR 經常小於 1,因此必須綜合參考 ROE 數值,才能買到物超所值的股票。

本淨比和本益比都是股票評估指標,但本淨比關注公司的資產價值,本益比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淨比通常用於評估有形資產多的公司,例如房地產或製造業等。因此,在比較不同公司的股票時,投資者可以同時使用這兩個指標,以得出更全面的評估結果。

殖利率是什麼|投資金額每年能分配到現金股利的比例

殖利率代表每年能分配到多少現金股利,計算方式為現金股利除以股價,一般會建議高於 4% 較理想。高殖利率可能代表較高的現金流量,但也可能代表公司營運面臨的風險較高,需要支付較高的股息來吸引投資者。反之,低殖利率可能代表公司營運面臨的風險較低,但也可能代表公司資本支出較多,需要保留更多現金。

投資指標 計算方式 說明
本益比(P/E Ratio) 市場價格 ÷ 每股盈餘 投資回本的效率與時間,可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本淨比(P/B Ratio) 市場價格 ÷ 每股淨值 股價偏離公司淨值多少,可判斷股價是否被高估或低估。
殖利率(Dividend Yield) 每股股利 ÷ 股價 每年能分配到現金股利的比例。
延伸閱讀:3 步驟,極大化你的薪水!不再被討厭的工作綁架,提早實現財務自由

技術分析|K線和均線,看股市多頭、空頭徵兆

分析完股票基本面、挑選好標的後,《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指出,還可以配合技術分析,判斷市場走勢。常見技術分析指標,包括 K 線和均線(Moving Average,縮寫為MA)。

1. K線代表當天行情價格

K線圖可以看到當天股票的開盤、收盤、最高、最低價格。粗線代表當日開盤與收盤價;細線為當日最高與最低價。

2. 均線為過去一段期間市場的平均成交價格

可用來判斷未來股價走勢,分為5日線、10日線、20日線(日線)、60日線(季線)、120天(半年線)與240天(年線)。

多頭 / 空頭怎麼看?

當短天期的均線依序在長天期的均線之上,表示股價將持續上漲,這稱為「多頭市場」。投資者樂觀看待未來市場表現,因此會買進以期望賺取更多的利潤。多頭市場通常出現在經濟景氣好轉、企業盈利增長、政府積極刺激經濟等。

當短中長天期的均線都往下,股價將大幅下跌,這稱為「空頭市場」。投資者悲觀看待未來市場表現,因此會賣出以期望減少損失。空頭市場通常出現在經濟景氣惡化、企業盈利下滑、政府未能有效刺激經濟等。

投資者可以透過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等多項指標判斷市場並做出投資決策。需要注意的是,市場波動具有不確定性,投資者應該掌握風險,合理配置資產,以降低投資風險。

股票技術分析:從K線和均線,學會看多頭和空頭徵兆
股票技術分析:從K線和均線,學會看多頭和空頭徵兆
經理人

本文不開放合作單位轉載刊登。

資料來源 / 《圖解第一次買股票就上手》,易博士;《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采實文化;Investopedia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6

ETF是什麼?怎麼買?推薦台股最大兩支ETF,被動投資、創造穩定收入

經理人編輯部
2023-05-14

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多次在他致投資者的年度公開信中指出,定期投資 ETF,一般投資人也可能超越專業投資人士。那什麼是 ETF 呢?投資新手又該怎麼選擇?買 ETF 會有哪些優缺點?

文章目錄(點擊可直接前往該段落):

  1. ETF 是什麼?
  2. ETF 有哪些優點?
  3. 5 個問題,知道自己適合的投資標的!
  4. 買ETF不可忽略的券商費用和證券交易稅!
  5. ETF會配息嗎?3 種不會配息的ETF!
  6. ETF的報酬會和指數報酬一模一樣嗎?
  7. 台股最大 ETF!0050、0056是什麼?怎麼買?
  8. ETF相關文章一次整理!

ETF是什麼|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 的意思是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是追蹤市場上主要指數或債券市場指數的基金。[《跟錢好好相處》][1]舉例,以美股而言,追蹤的指數可能包含道瓊工業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那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和標準普爾 500 指數(S&P 500 index)等。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ETF的優點|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

比起傳統共同基金由基金經理人或團隊主動選擇要投資的股票,以創造比市場更好的表現為目標,ETF 是跟著追蹤指數的漲跌、隨市場波動,屬於被動投資。

ETF有個優點是,透過分散投資一籃子股票,創造穩定但風險不高的長短期收入,相當適合財務獨立計畫。 [《跟著柴鼠學FQ,做自己的提款機》][2]以便當比喻,一般股票就像菜色完全自選的自助餐便當,而一般基金像是組合好的經典台鐵便當,菜色不能更換。而 ETF 則是兩者折衷的「指定型便當」。

指定型便當沒有固定菜色,便當裝什麼菜會依照設定的條件更動,假設條件是「前 5 名熱門菜色」「蛋奶素」「不要海鮮」,那便當菜色就會拿餐廳每季的前 5 名熱銷菜色,再剔除掉海鮮、非蛋奶素的菜,最後組合完成你的便當。因此,便當裡有些菜色可能跟上次重複,也可能從未見過,端看當期市場波動,而不同的選菜條件,也衍生出不同的 ETF,像是股票型 ETF、債券型 ETF、產業型 ETF、商品型 ETF、特殊型 ETF(反向型、槓桿型)等。

延伸閱讀:債券投資入門|債券型 ETF、ETD 是什麼?哪些因素會影響漲跌?

ETF買哪支|5個問題,找到適合自己投資標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選菜條件?[《無腦理財術,小資大翻身!》][3]指出挑選ETF,可先問以下 5 個問題:

  1. ETF的成交量是不是夠大?若成交量太小,不容易脫手,也就很難變現。

  2. 有沒有穩定配息?沒有穩定配息的 ETF,持有人只能從價差獲利,一旦 ETF 套牢,就可能蒙受損失。

  3. ETF 是不是連結當地指數?有些 ETF 只部分連結當地指數,也有些連結的是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像有些 ETF 追蹤的是中國股市,或原油期貨市場。這類的 ETF 就很難用大盤的技術指標來判斷高低點,所以會不容易確認買賣時機。

  4. ETF 連結的市場交易時間和台股是否相同?原因是如果連結的市場暴跌,且時間在台股收盤後,ETF 持有人會有無法立即反應的風險,反觀連結台股的 ETF 就沒有這層顧慮。

  5. 自己是否熟悉連結的股市或商品?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市場,才能掌握相關資訊,若是國內投資者,建議以資訊好取得的台股市場為主,但若是旅居美國、對美股市場有一定熟悉度,則可優先選擇美股 ETF。

ETF新手投資|注意利息收益,也要留意券商費用

對於剛投資的新手,[《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4]提醒,購買 ETF 除了關心利息收益,還要注意券商收取的費用。 若是購買台股 ETF,總費用至少該低於 1%,最好能低於 0.5%。 另外,由於 ETF 仍然是在證券市場交易,如同股票交易,只要開設證券戶就可以下單。

買賣ETF也有證券交易稅,是台股的 1/3

一般來說 買賣股票和 ETF 時,會收取手續費和證券交易稅 。兩者的手續費都是 0.1425%,但 ETF 的證券交易稅只要 0.1%,是股票的 1/3。

延伸閱讀:零股盤中交易怎麼買?手續費多少?小資族投資必知 5 件事

有3種ETF不會配息

3 種不會配息的 ETF 種類
1. 反向型 ETF
2. 槓桿型 ETF
3. 國外指數的特別產品

經理人在[〈0050是什麼?想一次投資台灣市值前 50 大企業,你該知道的事〉][5]提到,想要「長期」持有 ETF,記得避開不會配息的 ETF,常見的有以下 3 種類型:首先是反向型,名稱中多可以看到「反 1」的字眼,可以簡單理解這樣的 ETF 會跟指數走勢相反,例如元大台灣 50 反 1(00632R)也是追蹤台灣 50 指數,但要指數每跌 1%,它才會漲 1%。再來是槓桿型,名稱中有「正」加上數字的,例如元大台灣 50 正 2,就是當台灣 50 指數漲 1% 時,它會放大漲幅為 2%。

另外,還有許多 ETF 是追蹤國外指數或特定商品,國泰中國 A50(00636)、元大 S&P 石油(00642U)等都在這個行列。多數國外成分的 ETF 也不會配息,詳細資料都能到證交所的找到該檔 ETF 的頁面,會標註在「收益分配」的欄目。當然,建議多多觀察長期投資績效,以及挑選成交量大的標的,才能成功靠 ETF 獲利!

ETF報酬不會 100% 貼近指數報酬

最後,選定 ETF 入手後,投資人還應持續留意 ETF 的指數追蹤能力。由於 ETF 會因為總開銷費用、指數追蹤方式、現金部位等因素,造成 ETF 報酬無法 100% 貼近指數報酬,ETF 報酬率與其追蹤的指數報酬率之間的差額稱為追蹤偏離度(tracking difference)。

假設追蹤的指數報酬為 5.5%,但 ETF 最後拿到的實質報酬卻是 5%,中間差的 0.5% 就是追蹤偏離度。投資人可至發行 ETF 的各公司官網查詢每年的淨值績效(Total return by NAV)和指數表現(Benchmark)來評估追蹤偏離度。通常,追蹤偏離度最多為 0.3%,如果超過 0.3%,就不是好標的。

ETF推薦|台股規模最大的ETF 0050、0056差在哪?

0050、0056 正式名稱為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0)及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0056)。

0050:元大台灣卓越50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大盤連動性高、流動性高、規模大,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編制、用來反映整體台股股價變動的台灣加權股價指數。

0050選股標準 :選取台股市值前50大之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元大投信每季按市值排行重新調整組成內容。

0050前10大成分股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台達電、聯電、中信金、日月光投控、富邦金、中華電。(截自2024年3月)

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特色 :配息較為穩定、流動性高。

0056選股標準 :由台股市值最大的 150 家公司中,挑選未來一年預計現金股利殖利率最高的前50名股票所組成。元大投信約每半年檢視一次,剔除不在 50 名內的股票。

0056前10大成分股 :聯詠、鴻海、聯發科、瑞昱、和碩、日月光投控、群光、大聯大、聯電、中信金。(截自2024年3月)

ETF 相關文章一次整理:

  1. ETF 是什麼?跟投資股票、基金哪裡不同?小資族必知5大優點一次看

  2. ETF 定期定額、單筆購買哪種更好?避開隱藏誤區,找到最佳投報率

  3. 零股盤中交易怎麼買?何時買?手續費多少?小資族投資必知 5 件事

  4. 0050、0056,買誰好?從成分股、配息,分析優缺點

ETF 0050 0056 差異
ETF整理|0050、0056 差異在哪?組成、標準大不同!
經理人

資料來源:元大投信官網、投信投顧公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務部資訊平台

本篇不提供合作夥伴轉載使用

相關文章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