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創新醫療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不僅為難以治癒的疾病帶來新希望,也為人類的健康福祉開啟新篇章。而在台灣深耕50年的壯生醫療科技(Johnson&Johnson MedTech),做為這些前沿技術的關鍵推手,一方面在手術、骨科和介入性解決方案等領域,不斷引入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與器械,成為全台產品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醫療器材公司;更重要的是,壯生內部源源不絕、優秀的專業人才,是讓救命的醫療科技得以迅速落地、造福病患的幕後功臣。
「為患者帶來尖端解決方案,一直是壯生的承諾;幫助病患重塑生命的歡樂,則是所有壯生人的願景。」壯生醫療科技銷售總監陳玟均(Tracy Chen),在公司已服務18年,但在加入壯生的第一年,她便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使命與價值。
從第一線的感動 看見自身工作使命與價值
當時,Tracy遇到一位醫師,出於好奇,Tracy詢問對方,為什麼願意從北部來到南部,並在陌生的異地籌組全新團隊?沒想到醫師反問她,有沒有見過病人的術前模樣?醫師說,對方可能身體虛弱,做什麼事都感到全身無力,可是在接受治療後,病人可能會突然變了個人,再度精神煥發,「這段話深深打動了我,深刻理解醫療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與意義,也對自己加入壯生、從事的工作產生深厚熱情。後來無論經歷多少挑戰、困難,我都沒想過要放棄,因為我選擇了這份能夠一起幫助他人、改變生命的工作。」
Tracy觀察,這幾年來,醫療環境正面臨劇變,尤其新冠肺炎爆發後,醫療現場陸續出現護理人員短缺、急診室擁擠等問題,加上民眾對健康和醫療體系的意識提高,台灣醫療環境該如何永續發展,成了各專家和產業領袖深入探究的議題。
歡迎訂閱《經理人》電子報,每天進步1%,一年強大37倍!
壯生眼見當前醫療環境的挑戰,目前正積極研發AI智慧醫療技術,在醫療人力資源有壓力的情況下,能協助醫師維持高品質的治療成效;同時,壯生做為跨國企業,有來自世界各國最新的手術技術與治療方針,致力用最前沿的醫療知識、手術技術,提高醫療輪轉效率,「我們的目標,是確保更多患者獲得即時、優質的醫療照護,以及促進台灣醫療品質的整體發展。」
導師制、一對一會談 提供全方位支持
而對內,壯生很清楚,「培育優異人才」也是帶動產業向前邁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壯生的主管團隊中,『員工發展』一直是我們重視的核心焦點。」Tracy強調,針對新進同仁,壯生會進行個性與性向測評,協助所有人深入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短處,進而制定個性化的職涯發展和專業培訓計畫,加強同仁方方面面的軟、硬技能;壯生還設計了由資深帶領新進同仁的「導師制」,資深員工會從自身經驗出發,幫助新進員工理解,各種挑戰只是職涯必經過程,可以使用哪些方法突破困境,實現進步與成長。
Tracy自己便收穫頗豐。她並非一進公司,便瞄準高階管理職,而是從基層業務人員開始,一步步過關斬將,經過業務經理、部門經理等不同歷練,才有今日成就。
她還記得,剛就任管理職時,因為從沒當過主管,內心不免忐忑。但壯生在提供專業培訓課程,協助建立管理者應具備的核心觀念與原則之外,她還有「導師」,會不斷從不同視角提供建議與指導。當時,Tracy的直屬主管不僅在每個關鍵專案中即時給予支持,還經常與她「一對一會談」,「主管常鼓勵我,做每一項決策時,不要只著眼當下的情境,應該用更宏觀、更高遠的角度思考。尤其醫療產業具高專業與特殊性,唯有站在更廣闊的格局上,才能做出最優質的判斷,甚至激發出更創新、更前瞻的解決方案。」令人驚訝的是,壯生因為有著相互支持、樂意協作的企業文化,有時即便員工尚未將自己的挫折告訴主管,同事們也能迅速察覺,補上必要的支援。
發揮創意、跨域協作 激出員工創業家精神
另外,壯生很清楚「動手做」的重要性,早在八年前,便啟動向所有同仁開放的「Kick Box」計畫,鼓勵員工針對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和難題,提出實際建議並落地執行,過程中,同仁學習換位思考,也逐步養出創業家精神。而為了增進不同部門、世代的溝通與合作,公司亦推動GenNow、Open&Out等跨部門協作平台,讓同仁在平台上發起各種活動、貢獻創意,營造好的工作環境與學習氛圍,「這些都是壯生企業文化的獨特之處,不論主管、同事,大家都致力於共同成長、互相幫助,一起克服工作中的挑戰。」
Tracy觀察,現今大環境變化速度快,所有人的心態與思維模式,都應與時俱進。壯生亦以此為原則,攬用具高度適應能力、強大的求知慾與學習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等特質的人才,待同仁加入公司後,再提供專業培訓、完整的職涯規劃,讓每位員工在協助公司創造營收成長的同時,更能克服挑戰、突破自我,進而達成「自我實現」。